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 世纪的西方哲学实现了从传统形而上学向语言哲学的历史性转折。哲学解释学以研究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为主要目标,其影响渗透人文科学多门领域。处在语言学、文学和教育学边缘地带的阅读教学领域,至今尚无人关注这一理论。我们应该引进哲学解释学原理,分析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以建构阅读教学的哲学解释学观念。 伽达默尔是当代哲学解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对艺术经验的阐述建立在三种现象的基础之上:即游戏、象征和节日。它们分别揭示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显现方式和艺术的时间性特征。伽达默尔认为,真正的理解是文本和读者之间的“视域融合”,这种融合会产生一种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实现理解中的历史有效性,即“效果历史”。他指出,作品的意义是由作品中介而达到的一种读者与作品融合的新的统一体,而语言是联系自我和世界的中介,人类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世界必须通过语言向我们呈现。在这里,艺术作品的理解即意义问题第一次成为真正的哲学问题。 阅读教学哲学解释学理念的构建以上述理论为依据展开。20 世纪西方读解理论的变革与哲学解释学的产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生在20 世纪的西方读解理论的变革与当代哲学解释学原理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是不同的。阅读教学的哲学解释学理念建立在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原理之上,它强调:文本的存在方式与游戏的存在方式一致;文本意义的显现是通过象征实现的;文本时间的规定性正是节日的属己性。构建阅读教学中的理解历史性的哲学解释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