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ton氧化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染料工业的迅速发展,染料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加,染料废水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日益加大。高色度的印染废水是目前公认的有害工业废水,其中主要含有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等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及降解的研究是世界性的难点和热点,已成为当今环保科研的重要课题。 偶氮染料是构成工业用染料的最大一部分,这类染料的废水特点是:水量大种类多,色度深毒性大,水质成分复杂。它们不能被好氧生物降解,而且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可能被还原为具有致癌作用的芳烃胺类。传统的吸附、絮凝,以及生物氧化技术通常不能达到净化的目的。为了高效处理印染废水,本论文将甲基橙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Fenton氧化技术处理甲基橙染料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该技术氧化降解污染物的动力学特征;通过研究Fenton反应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变化规律,为采用ORP控制Fenton反应及提高Fenton反应降解有机物效率提供依据;此外,还对Fenton-光催化耦合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对影响Fenton氧化降解过程的各因素的研究和分析表明:5min后主要氧化反应过程基本结束;最佳pH值为3左右;增加H2O2和Fe2+的浓度有利于甲基橙的降解,但也不宜过高;适当提高甲基橙浓度并未使最终脱色率明显降低,而使COD的去除率大大降低。通过单因素分析可得:在甲基橙的初始浓度为0.15mmol/L,H2O2的浓度为3.9mmol/L,Fe2+/H2O2=1∶18,初始pH为3,反应20min后,甲基橙降解率和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 (2)通过对Fenton氧化理论的基础研究,求得的甲基橙降解动力学模型为:d[RH]/dt=-kRH[RH][H2O2]0e-kH2O2t 建立的模型和实验数据得到了较好的吻合。因此,采用该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溶液中甲基橙的降解情况。H2O2与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变化均会影响反应速率常数,其关系可归纳为:kRH=0.05[H2O2]01.4和kRH=0.023[RH]0-1.3; (3)通过考察Fenton氧化过程中H2O2/Fe2+投加比的改变对溶液中氧化还原电位(ORP)及H2O2剩余浓度的影响,发现ORP参数的变化可较好地表征溶液中Fe2+浓度的变化规律,同时,为有效利用H2O2,降低运行成本,选定的最佳H2O2/Fe2+投加比为1∶1;当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甲基橙时,有机自由基的存在可加快Fe3+的还原,并且这个还原过程亦可通过ORP的变化来在线监测;此外,可根据溶液中ORP值的变化趋势来控制和调节H2O2的投加点; (4)通过在对影响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各因素分析及甲基橙降解效果的比较中发现:Fenton-光催化耦合技术的应用具有可行性,溶液中加入的Fe2+能有效的利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生成的H2O2。因此,光催化与Fenton氧化之间的协同作用可提高甲基橙的降解效果。
其他文献
论文研究了不同补强填充剂和增塑剂以及橡胶并用对丁腈橡胶的基本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老化性能保持率、耐油性能保持率等)的影响,并采用RPA、DMA进行了动态力学分析
在电子产品的表面贴装结构中,一个焊点的破坏往往会造成整个器件的失效。因此,如何提高和控制焊点的使用寿命一直是电子产品表面贴装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焊点的热疲劳破坏和
本文对菱镁矿采用轻烧制度,分别在800℃、900℃和1000℃下煅烧并保温一小时,将制得的轻烧氧化镁膨胀剂(MgO)与高温煅烧制得的氧化镁进行了活性比较。同时,主要研究了轻烧氧化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中国社会面临着"改什么"和"如何改"的问题与争论,其中就夹杂着各色错误社会思潮的身影。这些错误思潮,实质上是旧思潮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翻版,其主张围绕改革
全同聚丁烯(PB-1)具有优异的抗热蠕变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磨性和优良的可加工性,被誉为“塑料黄金”。为了改善PB-1的性能并降低其成本,本论文通过LLDPE与PB-1进行共混改
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相对较晚,处理能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或城镇中心,中西部地区的处理能力及处理率远远不足。晋中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采用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出水氮、磷不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现进行SBR强化脱氮除磷的模拟试验。本研究适用于原有二级城市或中小城市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在占地少或不征
白光LED作为21世纪的绿色光源,具有体积小、响应快、节能环保等优点,成为未来照明光源发展的方向。然而,红色荧光粉在制备工艺和发光效率上表现较差,成为了制约白光LED发展的瓶颈。因此研制出能与目前商用芯片很好匹配的红色荧光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La_(1-x)Eu_x(MoO_4)_2体系红色荧光粉。探讨了煅烧温度、Eu~(3+)掺杂浓度对样品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
目前,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其反应反应动力学快、催化剂成本低以及燃料选择范围广等优点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而阴离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关键组件起到重要作用。掺杂改性是提高燃料电池用阴离子交换膜综合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依次通过亲核缩聚反应、傅-克反应及门秀金反应制备季铵化聚芳醚酮聚合物作为膜的基
TC4钛合金是20世纪50年代研究应用的一种中等强度的α-β两相型钛合金,它含有6%的α稳定元素A1和4%的β稳定元素V。在航天、海洋工程、化工、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