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教育概念,它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情感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为了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协同发展,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育中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强调“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情感目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将情感教育作为知识传授的附庸的状况依然存在。本论文以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为中心,立足于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从论述情感教育理论入手,通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现状的分析,尝试探讨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论文前有引言,后有结语,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语文情感教育观的阐释。在明确了情感教育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情感教育的实际意义。阐述了语文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关注层面。第二部分:情感教育研究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启示。简述了国内外情感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启示。第三部分: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现状的理性解读。概述了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主要存在重讲练、轻育人,重理性、轻感性,重形式、轻情感三个方面的问题。原因在于:功利主义的影响,“工具论”的误导以及阅读传统经验的失落。阐明了情感教育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当务之急。第四部分: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多种多样,这里主要列举了其中常见的三种,分别是创设情境策略,激发学生情感潜能策略,师生情感互动策略。三种策略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第五部分:语文教师的情感素质。语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这是保证语文情感教育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这部分指出了对语文教师情感素质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