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谣言是一种亘古存在的社会现象,人际传播这一人类最古老的传播方式出现伊始,谣言作为人际传播具体形态之一种也就出现了。我国先秦时代的著作《吕氏春秋·察传》中这样描述谣言流传的奇景:“故狗似獗,獗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上,都曾经留下谣言的印记。谣言不仅历史悠久,它更是一种遍布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人们对于谣言的印象以及众多学者对于谣言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都在指向同一个事实,谣言是虚假而且有害的。鲁迅先生说谣言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他说:“笑里可以有刀,自称酷爱和平的人民,也会有杀人不见血的武器,那就是谣言。”谣言总是以一副颠倒黑白是非,制造社会混乱,破坏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面目出现的。尤其是到了网络时代,预想中大众传媒发达、通讯手段进步导致谣言最终消失的理想状况并没有出现,相反,谣言借助因特网这一先进工具愈演愈烈。对于网络谣言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紧迫、严肃,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课题。
但是网络谣言甚至是谣言总是虚假有害的吗?本研究认为,网络谣言在具体的传播内容上并不一定是虚假的,即使最终内容被证实为虚假的网络谣言,参与者发挥作用的传播过程反映出的群体集体记忆和当下深层舆论却是真实的。正确认识网络谣言,正确认识网络谣言的真实性,对于了解一些隐藏的事实真相,了解民众的心理以及对于当下社会的看法,以及最终对于不负责任的网络谣言的控制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本文分四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网络谣言真实性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理论资源、研究方法以及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章谣言,在这一章里通过对历史上谣言现象的梳理以及对谣言不同定义的考察,详细界定了谣言的定义,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谣言也有可能是真的;第二章网络谣言,分析了谣言在新技术条件下呈现出的特点,并考察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第三章网络谣言的真实性,从三个方面对于网络谣言的真实性做了具体的考察,分别是网络谣言本身内容的真实性,网络谣言反映出的集体记忆的真实性以及网络谣言反映出的深层舆论的真实性;第四章网络谣言真实性的意义,简单考察了网络谣言真实性对于民众和政府的不同意义,根本目的在于双方能够建立正常通畅的沟通渠道。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网络谣言,对网络谣言的真实性有更多的认识,对构建网络上的和谐社会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