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新工艺中钢坯凝固传热模型及应用软件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提高连铸坯产量和质量成为连铸技术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铸坯产品的质量与铸坯凝固过程密切相关,而连铸坯的凝固基本上是在结晶器和二次冷却区域内完成的,所以研究结晶器和二冷区内凝固传热对了解铸坯凝固行为和保证铸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通过开发新工艺来改善铸坯内部质量,诸如电磁搅拌、轻压下等。多年来,人们对铸坯内部质量的研究主要通过各种实验、检测手段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完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技术以成为模拟连铸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 首先,本文结合涟钢的生产实际,对薄板坯凝固传热过程,进行了机理模型的研究,建立了薄板坯凝固传热的二维移动薄片模型。采用有限容积法求解模型方程,并运用等效比热法处理凝固潜热,模拟计算了一定工艺条件下的连铸过程。得到薄板坯内部各点的凝固状态和温度分布情况。并且分析了拉速、过热度和冷却水量等因素对连铸凝固过程的影响。 其次,在薄板坯凝固传热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连铸结晶器喂钢带的数学模型。并对一典型喂钢带的连铸工艺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连铸坯温度分布和喂进钢带凝固状态的曲线。喂进钢带改变了结晶器内温度场的分布和传统的由表及里凝固方式;钢带在结晶器内先凝固后熔化,降低了钢水过热度和铸坯断面温度梯度,使的温度分布更有利于等轴晶结晶过程的进行,有利于铸坯断面形核率的提高。同时该模型也给出了钢带尺寸、拉速和过热度等参数对连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为喂钢带工艺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本文介绍了作者开发的数值模拟软件。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了计算程序以及操作界面。该软件可以计算出铸坯温度和结晶器喂钢带温度场分布情况。用数据值和图形输出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丰富地工艺参数及过程的信息,使现场操作人员制定合理的操作参数,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该软件的操作界面十分友好,计算速度也很快,一些辅助功能(如数据的保存及图形的打印)也很大程度上方便使用者用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其他文献
软件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医疗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等。在这些领域,软件的安全性显得非常的关键,尤其是当软件失效造成的灾
在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的采集过程中,参考电极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现有脑电实践中所采用的参考方式大多是活动参考,导致着脑电信号采集的不准确。参考电极标准化技术(Reference electrode standardization technique,REST)的出现使得人们对零参考的探索成为了可能。关于REST的效果,目前已有大量的文章从脑电研究的不同领域对
学位
学位
在流体机械特性研究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计算机辅助生成的流体动力学的计算结果(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越来越多地被流体机械研究者所使
神经元动作电位(锋电位)的发放与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s,LFP)节律之间的锁相关系反映了神经元参与大脑某种活动的信息,具有神经编码的特性。研究这种锁相关系时,
大型泵站中流道设计是整个泵站工程设计的关键,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泵站工程中流道的研究目前大多集中在模型试验方面,理论研究主要在流道内部三
锥度端面加工有周向波度(Wavy-Tilt-Dam,缩写为WTD)的机械密封为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形式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潜艇艉轴密封等高压、高转速场合,其端面特有的周向波度和径向锥度能够产生流体动压效应和静压效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极端工况条件的影响,例如密封端面间润滑液膜受粘性剪切作用使得密封环温度上升,进而影响密封性能等,因此开展波度密封的理论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首先,本文基于流体
四角切圆燃烧方式是目前我国电站应用最广、最成熟的煤粉燃烧方式。随着我国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四角切圆锅炉内的流动、燃烧、传热、传质等特性越来越成为相关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