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站中时间序列缺失值填补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blue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大规模生态监测站普遍通过布置传感网来收集传送数据,实现对分布地理区域进行实时、远程监测。然而,由于网络的不稳定性和仪器的故障,所采集的数据频繁出现大规模的连续缺失,给生态学的后续研究造成很大的障碍。这种连续缺失不同于传统手动采集数据集中出现的分布缺失。目前,针对连续缺失填补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如何高效且精准的填补连续缺失值是传感网和生态监测站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预处理问题。在传感网和生态监测站中,所采集的通常是时间序列数据。从而连续缺失值填补的实质是时间序列多步预测。本文首先重点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八种时间序列缺失值填补算法,并比较分析这八种填补算法在不同缺失规模和不同波动性数据集下的填补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填补性能好的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为了避免因模型参数设置不当而出现的严重过拟合或欠拟合现象,本文提出新的参数学习算法(EasyRBF)来有效地确定RBF神经网络模型参数。EasyRBF算法的主要思想如下:(1)将RBF神经网络的模型参数分阶段进行优化,(2)通过嵌套两个粒子群算法(PSO)来同时优化关键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在澳大利亚生态监测站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来评测EasyRBF的填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它填补算法,EasyRBF在填补大规模连续缺失土壤数据上能获得更高的填补精度。
其他文献
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 Nutt.)有两种普遍栽培的经济树种: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和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 K.Koch)。前者我国特有,味香壳厚;而后者原产美
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 P.L.Chiu et Z.H.Chen)为木兰科木兰属稀有的观赏灌木。主要分布于浙江丽水高海拔地区数量极少,为极小种群物种,至今也未见在城市中应用。城市
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是直接采用非功能基化的底物,通过碳氢键氧化,有效地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的方法。相比于经典的碳碳键和碳杂键的构建方法,CDC反应具有更高的原子经济性、更短的实验步骤、环境更加友好等优点,近些年受到了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不少出色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以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为氧化剂,开展了1,3-二芳基丙烯(炔)和含活性氢化合物的CDC反应研究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垃圾产量的不断增加,卫生填埋作为一种经济成熟的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城市垃圾的处理过程当中。然而在卫生填埋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对环境有极大危害的
目的:通过对接受R0切除的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分析,了解肿瘤组织中淋巴浆细胞浸润情况,并探究淋巴浆细胞浸润程度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R0切除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淋巴浆细胞浸润的情况共分为4个级别,并进一步分为低浸润组和高浸润组,其中低浸润组包括0级和1级、高浸润组包括2级和3级,所有病例随访3年,终点观察目标为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32例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该疾病临床病理特征,研究AR及P53的表达情况,探索该疾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本院诊治的MBC病例32例,随访记录患者的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脉管瘤栓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T分期、TNM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收集
本论文将已经从屠宰厂排污口污泥中筛选出的产絮菌株D6鉴定到种;确定该菌株产絮凝剂活性分布;对该种微生物所产的微生物絮凝剂进行显色反应试验、红外和紫外扫描,根据试验结
目的:本课题研究STAT3蛋白、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在汉、藏、回族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索EMT在不同民族NSCLC发病和侵袭转移机制中的作用,并为肺癌发病的遗传学差异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1-2018.6病例资料完整的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纳入30例,其中汉族12例,藏族8例,回族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性法、全景组织细
语气的研究是涉及多方面的课题。近年来,在中日语学界,语气的定义、体系构造、表现形式的功能以及语法特征等研究受到很大的重视。另外,汉语和日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其语气在表
钢管混凝土结构因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常用于系杆拱桥拱肋中,但拱肋在设计、施工以及运营过程的徐变计算仍套用的是普通混凝土徐变模型,造成了结构变形、受力等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此外温度是仅次于湿度影响徐变的第二大因素,而目前的徐变模型中却未考虑温度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不同参数下钢管混凝土构件徐变试验,并将试验数据与国内外常用的8种徐变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到了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规范(J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