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切牙压入移动的力学仿真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颌前牙位置对于颜貌美观及口颌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许多上颌前牙段牙槽嵴发育过度的患者中,如何有效的压低上颌前牙,改善唇龈关系,获得美观的笑线是正畸的一大矫治难点。正畸医师通过力获得牙齿的移动,在正畸治疗中,正确地理解矫治力的传递,以及相应的牙、牙周膜、颌骨等组织受力后的生物力学效应是正畸医师合理设计矫治方案、进行有效正畸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在压低牙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牙槽骨吸收和牙龈增龄性萎缩,牙槽嵴高度降低,压入牙移动更为困难。如何准确的控制力值,防止过大力引起牙周变形坏死,牙根吸收,有效的压低上中切牙一直是困扰正畸医师的难题之一。牙周膜是牙周支持组织的一部分,起着缓冲、支持、营养的作用。以往对牙及其支持组织的生物力学问题多采用光弹法、动物实验、体外数学模型、激光成像等手段进行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常用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三维有限元法(FEM),凭借其模型的良好的几何相似性与力学相似性,也逐步广泛应用应用于牙及其支持组织的研究。目前,在大多数涉及牙、颌骨的口腔生物力学问题的数值仿真分析中,大多忽略了牙与牙槽骨之间的牙周膜主纤维结构,直接假设其为各向同性的均质体。实际上,牙周膜是包含诸多纤维和基质的复杂结构,在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构建的牙周膜主纤维及基质的表现方式对牙周组织应力分布的模式及大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压低中切牙的过程中,由于牙颌面结构比较复杂,往往不能达到整体移动。随着现代正畸矫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多不同的压低装置,赋予了正畸医师从不同角度压入上中切牙的能力。但是,大多数正畸医师往往依据临床经验选择压入的治疗手段,缺乏较为客观的生物力学参考依据去指导临床选择。尤其是,对于不同牙槽骨高度的上中切牙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手段、何种角度更为有效亦不明确,亟待有效的生物力学客观依据指导临床治疗。因此,本研究在计及牙周膜主纤维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包含牙周膜主纤维的“上颌中切牙-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方法,对不同牙槽嵴高度和不同加载角度时压低上中切牙的生物力学效应进行仿真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应用64排螺旋CT对一具解剖结构完整含上牙列的干颅进行断层扫描。二维CT图像输入到MIMICS软件选择上中切牙的数字信息,滤除不需要的信息,将处理的二维断层图形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上颌中切牙的三维逼真几何图像并导入ANSYS10.0中。通过缩放操作,获得上中切牙牙周膜,模拟上颌骨形态建立牙槽骨,建立牙周膜并行网格划分,赋予生物材料力学属性建立上颌中切牙-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上颌中切牙-骨块”模型中,确定上颌中切牙根尖点和牙槽嵴定点,依据不同牙槽嵴高度,植入不同的深度,以分别模拟牙槽嵴高度减少为0mm、2mm、4mm、6mm时,受到1 N垂直向压入力的中切牙的牙周膜初始最大应力值和初始最大位移值,加力点位于距上中切牙切缘约4.5mm处的近远中中心点。在牙槽嵴高度一定的“上颌中切牙-骨块”模型中,加力点和力值不变的情况下,变换不同的力的加载方向:-30。、-15。、15。、30。,以牙体长轴为0。为标准,唇向为正,舌腭向为负。计算并比较五种结果,为临床压低前牙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本研究快速建立了包含牙周膜主纤维的“上颌骨中切牙-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几何相似性好,可模块化操作特点。在垂直载荷作用下,随着牙槽嵴高度的降低,牙齿的最大初始位移值、最大初始应力值均增大,无纤维组的初始最大位移值和应力值始终大于纤维组值。当牙槽嵴高度约1/2时,初始最大应力值、位移值显著增加,约为牙槽嵴完好时的4倍。Y方向即垂直向获得最大初始最大位移值,其初始最大位移值、应力值均位于根尖或近根尖处牙槽骨。加载角度与牙体长轴成15。、30。、-15。、-30。时,纤维组与无纤维组的初始应力值均增大,且舌向加载30。的初始应力最为显著,达到75.6E-03MPa,纤维组较无纤维组初始应力增加更为平缓,无纤维组的应力值较纤维组更为显著。牙齿在Z方向,即唇舌向的初始位移值最大,在牙槽骨高度降低不及6mm时,X、Y、Z三个方向的初始位移值均增加,无纤维组大于纤维组,颊舌侧加载方向相差不大。当牙槽嵴减少6mm时,其力值增加最为显著,无纤维组大于纤维组,舌向加载大于唇向加载,舌向加载30。得到最大值8.234E-03mm,唇侧加载15。获得最小值4.87E-04mm。且当牙槽高度降低6mm时,在Y方向上,无纤维组舌向30。初始位移值增加最为显著,约为牙槽嵴完好时的5倍。对加载角度而言,30。载荷形成的初始位移值更大。本研究初步探讨性的建立了牙周膜主纤维的模型,揭示了牙周膜纤维的在应力分析中的作用,分析了不同牙槽骨度在垂直载荷时的应力分部及其位移程度;比较在不同角度载荷压低前牙时,牙周膜内的应力分布规律,发现颊向加载15。力值其应力值最小,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生物力学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通过"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翻转,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教师身份的转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微课作为一种先进、新颖的教学资源
世界各国和各个旅游目的地对节庆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来源于节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与作用,节庆的强大号召力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得节庆发生地的口碑获得“爆发性”的提升,对节庆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40min透灸与60min透灸背俞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40 min透灸组(A组)和60 min透灸组(B组)。两组均予
初步诊断牛流行热,参照典型症状、流行特点,结合呼吸紊乱、消化不良等特点,根据突然发病、流行迅速等症状,基本可搞定。文章详细介绍诊断要点,阐述临床施治建议,以供参考和借
近年来,随着普洱茶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保健功能不断被研究、发掘,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普洱茶产业发展迅速,中小型生产企业数量也快速增长,在普洱茶市场展开激
研究背景和目的:高血压肾脏损害是高血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防治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治疗中广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微量白蛋白尿(MAU)是高血压肾脏疾病的早期标志[1]。近年
视神经脊髓炎(NMO)和多发性硬化(MS)都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重叠性,视神经脊髓炎常被认为是多发性硬化的变异型,但两者的预后和最佳治疗是不同的。最
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教育在孩子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方式,为 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平台。伴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化,老
美育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古诗文教学可以充分带领学生领略灿烂的文化,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本文从赏析 诗歌词句,结构,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以及品位诗歌情感四个方面浅
在了解新生仔猪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养殖特点,就提升成活率的关键点做要点阐述,为降低新生仔猪发病率、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