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维利里奥的竞速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王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qianlan9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充斥着竞速的全球化时代,速度除了显现于社会发展的物质层面,还深入并重塑审美主体的观看与感知世界的方式。速度的到来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审美体验,成为现代性社会中的独特文化现象,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法国思想理论家保罗·维利里奥从竞速批判的核心框架出发,建构其美学思想,由此开拓出新的美学研究领域,实现竞速批判的美学转向,使得竞速研究的审美范式呈现出新的生命力。他不以娱乐、消费、观众为视角进行现代文艺理论批评,而是从时空、身体、技艺、媒介等新奇角度来研究竞速学的审美问题,深度阐发竞速社会中日渐消失的美学。本文并非旨在用维利里奥的竞速学理论来检视日常生活中的竞速社会现象,而是试图与维利里奥进行对话,以当下为视点,思考速度带来的美学表征。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四部分内容: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目的与意义,考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介绍维利里奥竞速学思想的溯源,主要包括时代背景、理论背景与“竞速学”的概念生成。在时代背景的催生下与理论思想的争鸣中,维利里奥最终形成其独具一格的竞速学思想。第二章系统阐述维利里奥竞速美学思想,主要以维利里奥的相关研究著作为基础,从时空颠覆、失神过渡以及技术义肢等方面梳理其理论意涵,借此廓清维利里奥关于竞速美学的思维迷雾,关注速度影响下的审美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审美主体的感知重塑,进一步考察数字化生存下的速度对于现代人文精神的多元影响。后续展开维利里奥以竞速为核心的审美性批判与反思,从时空、情感到虚拟层层递进,阐述维利里奥竞速思想的美学意蕴,引出维利里奥关于“事故博物馆”和“慢速生活美学”的审美救赎方案。第三章聚焦于维利里奥竞速美学思想的意义与局限,尝试对维利里奥的竞速学思想做出总体评价。维利里奥通过速度与美学的嫁接,实现美学跨越式发展。他站在人文立场上为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治理难题交出一份答卷,以审美救赎的温和方式改革社会,试图拯救深陷现代性困境的审美个体,有力的拓展了美学批判路径。与此同时也应看到维利里奥竞速美学思想的缺陷,他未能从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入手,而是夸大艺术与审美对于改造世界的作用,通过人为减速的办法来重构个体感知。这种对现实政治制度本质性问题的逃避与忽略,使其解决方案最终失去理论的实践意蕴,变得极为羸弱,缺乏革命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因而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48-)凭借其代表作《神经漫游者》在科幻文学中掀起了“赛博朋克”的热潮,在这一潮流的推动下,赛博朋克迅速从文学蔓延至影视、游戏、艺术和文化等诸多领域,成为当今世界广泛流行的亚文化。威廉·吉布森在他的赛博朋克小说中建构了一个“高科技,低生活”的赛博朋克世界,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等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这些并没有引领人类走向自由与解放,反而是
学位
学位
学位
心理空间是言语者在交际过程中处理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常被用于语言的认知研究中,传统的心理空间模型为Fauconnier在概念整合理论中提出的由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和整合空间组成的模型,但这种模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叙事的分析。鉴于此,本文基于Kobie Van Krieken的新闻叙事心理空间模型,通过分析英汉突发公共事件叙事新闻,从心理空间视角探索英汉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叙事的心理空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