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吉布森赛博朋克小说中的逃逸线研究

来源 :王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i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48-)凭借其代表作《神经漫游者》在科幻文学中掀起了“赛博朋克”的热潮,在这一潮流的推动下,赛博朋克迅速从文学蔓延至影视、游戏、艺术和文化等诸多领域,成为当今世界广泛流行的亚文化。威廉·吉布森在他的赛博朋克小说中建构了一个“高科技,低生活”的赛博朋克世界,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等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这些并没有引领人类走向自由与解放,反而是被资本精英用来作为控制底层民众的工具,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型的控制社会。本论文借助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的逃逸线理论对威廉·吉布森赛博朋克小说中各个维度的逃逸线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索控制社会的逃逸路线,对控制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给予观照。论文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威廉·吉布森赛博朋克小说中逃逸线的形成原因。作家所建构的赛博朋克世界是控制社会极端发展的产物,随着控制的无限蔓延,底层民众处于全方位的控制之中,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无形“监狱”,而身处其间的人类也从一个完整的主体被逐渐分解成一个个数字化的、流动的主体。然而在后现代社会,随着权力的日渐多元化,过去的宏大叙事被解构了,抵抗形式也逐渐从宏观政治转向微观与差异化,进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威廉·吉布森在青少年时期受到了反主流、反权威的“垮掉的一代”文学以及嬉皮士文化的影响,再加上他阅读了大量具有颠覆性、解构性的科幻文学作品,这些都对小说中逃逸线的勾勒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章主要探讨威廉·吉布森赛博朋克小说中多维度的逃逸线。在空间维度上,空间与权力有着紧密的联系。作家通过从中心到边缘的地理空间以及从现实到虚拟的赛博空间两个方面来呈现对控制社会的逃逸。在身体维度上,赛博朋克时代的控制已经深入到人的身体之内。小说中的逃逸者划出了身体维度的逃逸线,通过将自己的身体改造成机械和数字两种形式的赛博格来逃逸控制。在思想维度上,人类的最后一块净土——思维,在赛博朋克世界中也难以逃脱被控制的命运。作家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对消费意识形态的解构以及人工智能的自我觉醒来彰显思想维度的逃逸线。第三章挖掘威廉·吉布森赛博朋克小说中逃逸线的意义与价值。作家通过呈现多维度的逃逸线,强调对自我价值的探寻以及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彰显了反异化的人文精神。小说中通过逃逸的方式进入的赛博空间是一种新型的伊托邦,拓宽了乌托邦文学的维度,其中所塑造的“赛博格”英雄也是英雄形象的新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作家通过逃逸线的探索不仅积极地寻找控制社会的出路,还为人类敲响了末日的警钟,于可能世界中关怀着人类的命运。本文以赛博朋克经典作家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小说为研究对象,回到赛博朋克小说诞生的语境,通过研究小说中人物的逃逸线来对文本进行解读,对控制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予以深度关照,为人类走出控制社会提供借鉴与反思。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因锂离子电池各项优异的性能,近年已经在社会各领域得以大量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具有一定使用寿命,因此随着锂离子电池在市场中占据的比重增加,对其进行资源化回收已是迫在眉睫。其中正极材料一般为钴酸锂,在锂离子电池制造成本中占据比重最大。钴是国家稀缺的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和国防的各个方面。因此对废旧锂电池实现固废回收和资源化处理具有很大的意义。本课题根据锂电池研究现状分析,采用废旧锂离子电池为原料
学位
报纸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