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特征传感器理论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380612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构造系和大陆地震构造系的交汇部位,因此我国的地震频繁而强烈。地震除了造成工程破坏等直接损失之外,还会引起如火灾等次生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本文研究了振动特征传感器,该传感器可用于重大工程和生命线系统工程,该传感器每隔一段时间计算一次场地振动特征,根据计算的场地振动特征进行地震报警,防止由于仅依靠振动幅值进行地震报警而引起的误判。振动特征传感器计算的振动特征还可以指导地震后救灾活动。本文工作主要围绕特征传感器进行,重点放在特征传感器各个功能模块的选取上:信号预处理、振动特征的选取。此外,研究了根据场地地震加速度记录识别场地液化的方法。信号预处理部分:对于压电传感器测量的加速度信号,在分析信号之前,需要对信号进行预处理,信号预处理针对信号中的趋势项进行。分析几种常用的消除趋势项的滤波方法,得出结论:可以采用Butterworth高通滤波器和最小二乘法滤波对信号趋势项进行预处理。振动特征部分:分析了261条地震竖向记录,采用基于统计方法识别P波初动,并对P波初动后3秒内的振动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场地速度、谱成分、过零周期等振动特征区分地震与非地震振动;分析实测的489条非地震振动和1642条地震水平向记录,分析整个振动时程,提出谱成分、过零周期等振动特征区分地震与非地震振动。场地液化识别:参考现有的根据场地加速度记录分析场地液化的方法,采用小波分解和Hilbert谱分析求解场地的瞬时频率,根据场地瞬时频率识别场地的液化情况。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理论上提出了分析全时程振动的特征传感器结构示意图,以及特征传感器各部分的功能。
其他文献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也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对高抗震设防烈度区。目前我国工程结构抗震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其他国家除了由设防目
本文在对国内外砌体结构剪压复合受力性能研究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陶粒混凝土砌块的块型设计,陶粒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制作,重点进行了陶粒砼砌块砌体的单剪试验,研究陶粒混凝
本研究基于我国淡水资源匮乏的现状,通过国内外直接利用海水的实践,考虑到膜生物反应器(MBR)占地面积小、去除彻底、无须消毒、负荷率高、污泥产率低、不受污泥膨胀影响等特点,
为了保证结构物在使用期间具有足够的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我们必须掌握结构物在一定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但由于场地条件差异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拟建工程场址处的地震动;相
弱胶结地层通常含有深厚松散沉积层,松散沉积物质间连接强度很弱,地层呈现弱胶结特性。深部弱胶结地层还具有明显的分层性,且各分层强度差别较大,导致分层交界面处形成强弱差异面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和房地产商开始意识到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但是,开发绿色建筑相较于普通建筑,开发成本要高出10%~15%,在目前房地产企
该论文依托国家基金“弱胶结软岩巷道锚喷结构加固机理及其动力损伤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探究弱胶结软岩的物理力学特性,从而解决弱
混凝土结构是我国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结构类型,具有较好的耐火性,在火灾中一般不会烧垮崩塌;但其在高温作用下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降低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并发生过灾后倒塌
聚羧酸减水剂由于具有低掺量、高减水率、适应性好、可控的分子结构、绿色环保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尤其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中,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发
该文对船桥碰撞的经典理论和规范船撞力公式进行了概述和总结,指出了经典理论的不足之处和规范公式的适用条件.通过船与多种理想桥墩模型的FEM仿真计算,讨论了影响船撞力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