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3-1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及含聚污水回注技术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Q3-1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为在平台寿命期限内尽可能的提高采收率,油田采用注水与调驱相结合方式进行开采。然而在取得降水增油效果的同时,调驱受益井开始返出聚合物,随着含聚污水比例的增大,油田回注水水质逐渐恶化,各注水井普遍出现了注入压力高、酸化效果差、欠注明显等问题,油田储层吸水能力也开始下降。因此有必要对油田注水损害机理及含聚污水回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为油田持续高效的开发提供有利保障。LQ3-1油田主力储层为东二段,属三角洲沉积,本文通过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X-衍射等现代岩矿测试手段着重分析东二段储层物性、岩性、孔隙结构等特征。研究表明,油田主力层位物性较好,属高孔中渗~高孔高渗储层,可储层非均质性强,笼统注水易出现层间干扰问题;铸体薄片显示东二上段储层以粗-中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东二下段储层以泥质粉砂岩和极细砂岩为主;储层岩石胶结疏松,粒间孔发育,填隙物多为粘土矿物,其中蒙脱石含量占优,油田在注水开发中具有潜在的速敏与水敏损害。水质调研结果表明,含油率、悬浮物含量、SRB等主要注水指标严重超标,悬浮物成分以有机质为主,其次为腐蚀产物。聚合物的返出增大了污水处理的难度是目前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对此建议增加聚合物处理设备,同时增添高效的化学处理剂用以辅助含聚污水的处理。静态配伍性与储层适应性实验研究说明低浓度的含聚污水对储层损害程度较弱。但聚合物的存在对碳酸钙的生长规律影响巨大,采用偏光显微镜与电镜对垢样放大观察发现,含有聚合物时,垢粒径由不含聚时的50μm降至5μm以下,5μm的小颗粒常聚集生长,该现象随着含聚浓度越高越发明显,同时含聚时,碳酸钙颗粒常常被聚合物包裹。结合注水井的动态数据分析认为,水质超标是注水困难的主要原因,注入强度大以及注入水与地层水间的不配伍也是注水困难的重要原因。对此应改善注入水水质、控制注入强度并增加防垢剂用量从而改善注水困难现状。当水中含聚时,出现大小颗粒共存现象,从而引起注水层位近端与远端双重堵塞,也增加了酸化难度,而碳酸钙被聚合物包裹更是抑制了酸液与其反应,从而降低了酸化效果,为此建议酸化前实施有机解堵,同时严格控制注入水中聚合物含量。
其他文献
棉籽饼中含粗蛋白33%~42%。必需氨基酸含量仅次于豆饼(与豆饼相比蛋氨酸多,赖氨酸少些),平均消化能为2300大卡/公斤,以浸出棉粕营养成分最高,机榨带壳棉籽饼营养较差。棉籽饼中含有毒
悲剧与团圆、描神与画形、人物与故事分别是鲁迅与赵树理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异趣在<阿Q正传>与<福贵>中可得到鲜明印证.
本文从战略及具体政策层面考察了“9.11”事件以来美国的反核恐怖主义政策,认为布什政府的政策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并不成功。从战略上的先发制人到防扩散及国土安全政策,布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广泛用于中国桥梁施工中,在高墩情形下需对模架进行整体提升,吊点处受力较大。文中以MSS55移动模架整体提升为背景,运用MIDASFEA软件对2种不同形式吊点结构
饮食之于人类,是具有第一要义的事情。饮食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也是人类进化的动力,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在遥远的史前时代,在人
众所周知银有着最低的电阻率(超导除外)和在可见光区的高反射性,以及良好的可掺杂性,在光电子器件与近年来发展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磁控溅射法是银薄膜制备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