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静态分析的冷连轧机换辊小车刚度提升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x1988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某钢铁冷轧厂换辊小车在换辊过程中由于自身刚度不足,造成换辊小车结构局部变形和磨损,甚至导致换辊过程出现不能对接轧机的情况,严重影响换辊工作的正常进行。针对这一问题,在不能完全改变换辊小车结构的情况下,本文通过换辊小车结构的有限元动静态分析研究,找出结构刚度的薄弱环节,来提升冷连轧机换辊小车结构刚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研究了换辊小车承载结构(横移车架和行走大车车架)的静态与瞬态力学性能,分析了结构的薄弱环节。将换辊小车的三维模型在Pro/E软件中创建,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了行走大车结构当施加载荷时的应力与变形情况,将位于最大应力和变形方位确定,并直观地再现了车架结构应力变形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横移车架和行走大车结构的薄弱环节,并分析横移车架与行走大车车架的强度与刚度,发现虽然车架结构的强度符合要求,可是刚度不够,本部分的研究结论为车架结构刚度提升及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研究了行走大车的静态特性。通过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行走大车结构在受载情况下的应力和变形分布情况,找出了相对应的发生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行走大车结构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未达到可靠运行范围。行走大车底板前端(推拉车前后移动区域)有应力集中问题的出现,导致这一区域变形较大,通过对车架的静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以后,给出了对应的改造意见。  第三,对换辊小车进行了结构改进和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对行走大车车架和横移车架进行了结构改进,减小轧辊轨道的最大变形,改善应力集中情况;然后对横移车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Pro/E参数化建模实现了与ANSYS Workbench之间的参数传递与协同仿真,运用Pro/E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换辊小车横移车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车架静刚度最大(即最大变形量最小)和重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对横移车架横梁截面高度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有效解决了质量和最大变形最小的综合优化设计问题。  通过对换辊小车主要部件进行结构动静态分析,给出了一种有效降低换辊小车最大应力和变形的结构改进方法,有效降低小车整体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换辊小车的刚度、强度,为换辊小车的结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学困生是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受到学校、教师、家庭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学困生比城镇的相对来说比较多;作
3D打印技术综合了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数字化信息和控制、机电技术和材料技术等多项高技术的优势,它是一种三维实体快速自由成型制造技术。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Fused Deposit
齿轮箱常作为动力传导与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的桥梁,在军工、汽车、各种用途的工程机械等现代的工业制造设备中得到了极其普遍的应用。因为其本身的组成比较的复杂以及工作场所的
在2004年9月~11月期间,对我国主要酿酒葡萄产区进行了葡萄白粉菌有性态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形成闭囊壳的产区的气象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实验室中对采集的葡萄白粉菌闭
某矿石生产单位共有带式运输机47条,用于布料带有卸料小车的带式输送机有5条,其中19#输送机是5条中输送量最大的一条。由于下工序的要求19#输送机最终的输送量比原设计大30%,导致
汽车转向系统影响着操纵稳定性、行驶安全性和整车节能性,为了追求更舒适、更安全和更高效的转向系统,适用于纯电动公交客车的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已成为动力转向领域研究开发
最近妈妈下班回到家总是筋疲力尽,倒在沙发上不想动,更别说做家务了,家里的白地砖都快变成灰地砖了.而我忙着写作业,也没有时间替妈妈分担家务,要是有传说中的田螺姑娘就好了
期刊
选区激光烧结技术属于快速成形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主要是基于离散-堆积的原理,该技术具有加工与零件的复杂程度无关、成形速度快、加工成本与零件
期刊
复杂的工程问题往往涉及相互耦合的多个学科,并且呈现极强的非线性特点,只有采用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才能很好的处理这种特殊性。同时,在多学科系统中由于模型不确定性与参数不确定性导致系统中存在不确定因素,考虑不确定因素的设计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寻优结果,于是学者更加关注基于可靠性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在基于可靠性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基础上,对于不确定变量的描述形式常用的为概率模型,但这需要较多的信息来确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