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感性经验描写研究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q3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作品的音响为接受主体的听觉而存在,接受主体用听觉能够把握音响的哪些方面?又如何来进行这些听觉描述?是这些问题在驱动本文进行音乐感性经验描写的研究。本文研究主要针对接受主体音响审美过程中的音乐感性经验描写对象、音乐感性经验描写主体、音乐审美维度具体设定等方面来展开。全文分为论题理论维度、论题实践维度、论题个案研究及内在三分性等板块,从理论到实践地进行梳理、论证、分析与研究。主要涉及论题概念、相关研究现状、相关直接(间接)理论依据、相关二重性理论、音乐审美维度确定、音乐作品个案研究与审美维度内在关系整合以及论题自我评价等,探索接受主体如何运用聆听音响的直观审美经验感知音乐感性经验、音响在审美维度中的具体表现、针对音乐感性经验展开感性化描写、个案研究中对具体维度的再归纳等问题。绪论部分通过核心概念“音乐感性经验”的结构层次化论述,试图解析概念要素间的相关性,在简要综述前人研究现状后对论题直接(间接)相关理论进行分别论述,说明了论题理论参照侧重主体论的角度。论题理论维度部分论述感性经验描写的二重性理论认识,其中第一重性说明论题研究的描写对象为音乐感性经验;第二重性说明论题描写是主体对音乐感性经验的感性化描写,同时提出感性化描写的具体实施方式,继而说明音乐感性、理性因素的存在状况及感性化描写重在观照音乐感性因素的观点。论题实践维度部分说明两个审美模态(显喻隐喻综合模态、形而上单向度模态),相对平面化的显喻隐喻综合模态从接受主体审美直觉的倾向性、聆听经验通常较为明显的方面进行维度选择与设定,结合具体音乐例证说明审美维度指标;形而上单向度模态则体现了纵深化的相关审美评价。个案及内在三分性部分首先对作品音响进行相关个案分析,选择与各相关审美维度联系较为紧密的中外音乐作晶(或片断),具体描述聆听过程中音乐感性经验在这些审美维度中的体现,用以说明维度设定的有效性;其次总结了审美维度中潜藏着形而下、形而下与形而上之间、形而上等三分性的特征。结论部分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性报告,从论题研究总结、论题可持续方法等方面进行说明,重点提出了音乐会乐评写作是感性化描写行之有效的田野方式、乐评写作三逻辑转换的必要性等问题,通过问题意识来推动接受美学观念下的音乐感性经验描写实践。不断发扬音乐美学资源储备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本质。本文在充分尊重前人学术成果基础上,提出二重性理论、审美维度双模态及个别术语等原创性认识,通过“接受主体使用感性的方式进行音乐感性经验描写”的基本认识,为音乐美学论域有关音乐感性经验问题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和途径。
其他文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为保障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受到了广泛关注。公平是学生资助制度发展的根本理念,效率是学生资助制度的重要目标和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公共行政的实践和理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共行政不再仅仅是执行政策的工具,更是设计并执行经济、政治、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长记忆理论开始在计量经济学领域中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在金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关于如何准确检验一个时间序列是I(0),I(d)还是
有唐一代,以其海纳百川、包容万物的胸襟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大唐文明。经济的发达,文化的繁荣和思想观念的自由开放,使中国古代旅游发展到唐代达到了巅峰。从旅游主体看,它打破
本论文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日语传入到汉语的新词为对象进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种媒体中由日本传来的新词开始多见起来。这些从日语的传来的新词既有像“安乐死”(
电力线路监测是电力行业关键工程之一,而线路故障的定位以及故障信息的及时传递又是该工程的重中之重。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类似故障指示器的电力线路故障监测方式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深亚微米工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其中,如何保证设计的信号完整性已经成为影响PCB投板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论文
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促使大量企业集团涌现,而且日趋国际化,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企业集团为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纷纷引入ERP项目。ERP的广泛应用,使作为企业集团
风电具有一些与火电、水电、核电等常规发电机组不同的特性,如间歇性、波动性、反调峰特性等。本文从电源规划的角度分析了风电场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并以风电场的接入方式
阅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阅读方式,大多数都是以纸质的书本作为信息的载体。科技的发展带来了阅读的重大变化——以计算机屏幕作为主要呈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