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青海地区不同入院时间内的严重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比较不同入院时间内的严重创伤患者ATC的发生率;比较ATC在CCT和TEG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方法:收集青海地区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住我院急诊ICU、重症医学科的严重创伤患者(ISS评分>25分)67例。依据患者从受伤到入院的时间段(T)分组,即T≤2小时组(2h组)和T≤4小时组(4h组)。入院后立即行CCT和TEG检查,根据ATC的确定标准,两组内再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首先行一般资料统计分析,然后比较两组间及两组内两种检查方法确定的ATC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内及组间两种检查方法各指标的差异,最后将两种检查方法的关键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4h组严重创伤患者的ATC发生率大于2h组,但是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2h组内与4h组内根据TEG的指标确定的ATC的发生率大于根据CCT的指标确定的发生率,Kappa检验提示两种检测方法对ATC的诊断具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3)两种检查方法各指标相关性分析提示R值和MA与PT、APTT、TT和PTR存在相关性,K值与TT存在相关性,Angle与PT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1)青海地区严重创伤患者以男性患者为主,平均年龄为48.3±17.5岁,主要受伤原因为车祸伤,其次为高空坠落伤。(2)青海地区2小时内和4小时内入院的严重创伤患者依据CCT和TEG确定ATC的发生率分别为44.8%和66.5%(2h组),55.2%和76.3%(4h组),部分严重创伤患者在受伤后至入院前就已经发生了ATC,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ATC的发生率可能持续增加。(3)在ATC的检出方面,TEG较CCT具有更高检出率。同时,两者在ATC的诊断方面表现出中等程度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