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位于贵州典型喀斯特区域的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的相关图像资料(水文地质图、DEM数据、土地利用类型图、土壤类型图、NDVI数据)、日降雨资料等为基础,采用RUSLE模型并利用Arcgis10.2处理平台计算三岔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分析三岔河流域在RUSLE模型计算下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三岔河流域的岩性分布以及分类;并在三岔河流域的子流域——大河流域内进行指纹因子示踪实验,分析大河流域侵蚀泥沙的不同岩性类别土壤来源的相对贡献率;基于泥沙指纹示踪实验结果分析大河流域不同岩性下土壤侵蚀的驱动因子;对比RUSLE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分析RUSLE模型在大河流域的适用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按照RUSLE模型的计算以及水利部颁发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三岔河流域56.92%的土地属于轻度侵蚀程度,33.34%属于微度侵蚀,中度及以上侵蚀程度面积占比不到1%,与当地现实情况不符;2、以RUSLE模型计算的三岔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分布与三岔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坡度、高程因素相关性明显,而与岩性相关性差,与前人的定性分析相悖;3、指纹示踪实测结果表明大河流域砂页岩区的土壤相对泥沙贡献率最高,达45.40%,玄武岩其次,为39.10%,碳酸盐岩最低,占15.80%,表明岩性背景对河流悬移质泥沙迁移具有重要作用。4、RUSLE模型在喀斯特区域内未考虑岩性影响作用,在喀斯特区域使用RUSLE模型计算该区土壤侵蚀模数和评估侵蚀程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