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龙矿集区位于藏北改则县境物玛乡境内,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羌塘地块的南缘,是该成矿带上超大型规模的铜金矿床,并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矿集区内有地堡那木岗、拿顿、波龙、多不杂、拿若、铁格龙、色那、尕尔勤等矿床,其中多不杂+波龙的铜金属达到704.7万吨,金168.8吨。本文通过对多龙矿集区内的主要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学、岩浆演化、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特征以及勘查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建立了矿床模型,并指出矿集区内进一步找矿潜力区。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如下几方面:1.多龙矿集区铜金矿为早白垩世中酸性岩侵入到侏罗系和白垩系中形成。矿集区内各个矿床的地表均有不同强度的褐铁矿化和孔雀石化,成矿岩体已经发生强烈的蚀变,且全岩矿化。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磁铁矿和少量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硬石膏、碳酸盐矿物等,波龙矿区钻孔中发现有镁电气石,可能为藏北盐湖硼矿的物质来源提供重要证据。2.多龙矿集区的构造-岩浆活动发生在110Ma~120Ma。根据年龄特征可以将矿集区矿床分为3期。多不杂、波龙、拿若、铁格龙尕尔勤等矿床形成最早(120Ma),拿顿矿床次之(115Ma),地堡那木岗最晚(111Ma),具有从东向西逐渐变新的趋势。在班怒带上多不杂矿床形成于110~120Ma大规模成矿期。3.多龙矿集区的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矿集区的成矿岩浆起源与地幔关系密切,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且混有大洋沉积物特征,岩浆上升过程中同化混染有大量下地壳物质,Cu、S等主要成矿物质为幔源,应和岩浆同源。4.多龙矿集区的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多不杂和波龙矿床成矿流体起源于岩浆出溶,主成矿温度为300℃~450℃,主要流体来自岩浆,为正岩浆模式:地堡那木岗成矿温度为240~280℃,拿顿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85℃~395℃,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为对流模式。5.以多不杂和波龙矿床地、物、化、遥为例,总结找矿模型,并根据已有资料提出地堡那木岗和拿顿为矿集区内的找矿潜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