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道德是一个行业对职工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体现了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高低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起着关键作用,一个单位职工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本单位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本单位发展目标的实现问题。受编制影响,高校后勤为满足服务学校教学科研需要,通过大量聘用编制外职工的方式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编制外职工成为高校后勤职工的主要力量。高校后勤编制外职工工作和服务对象是全校师生,与全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这支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着学校育人环境和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教学科研秩序和成果产出水平,对高校实现办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校后勤编制外职工的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研究高校后勤编制外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补充该领域的职业道德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高校后勤编制外职工的管理提出具体有效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以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对高校后勤编制外职工的职业道德情况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高校后勤编制外职工的职业道德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助于提升高校后勤编制外职工职业道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1)高校后勤编制外职工职业道德水平整体较好,大部分职工通过企业的方式接受过正规职业教育活动,绝大多数职工认为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需要提升;(2)高校后勤编制外职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水平均比较好,但职工的职业道德行为落后于职业道德意识;(3)高校后勤编制外职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注重服务、乐于奉献”等五个方面职业道德水平均较好,整体指数和单项指数的得分都比较高,但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间;(4)影响高校后勤编制外职工职业道德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个体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自身修养,外在因素主要是职业的工资福利、工作条件和行业风气。高校后勤应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引导、提升职工福利待遇、强化职工自身素质,从而提升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