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铺首衔环是我国传统的门上装饰,遍布于全国各个画像石分布区。它通常被汉代艺人刻绘在地下墓室的墓门、墙壁、立柱及石棺上。然而汉人情有独钟的铺首衔环图像目前为止学术界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铺首衔环是我国传统的门上装饰,遍布于全国各个画像石分布区。它通常被汉代艺人刻绘在地下墓室的墓门、墙壁、立柱及石棺上。然而汉人情有独钟的铺首衔环图像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作过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本文根据图像形成流变和内涵的发展流变为主要线索,通过整理和分析汉画像石中铺首衔环图像,理清其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为基础考证它的形成与演变。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整理铺首衔环图像谱系;分析它与不同形象组合的功能与文化含义;考证铺首衔环的历史渊源,分析它与饕餮的辨证关系;总结出它的演变方向。最终得出的结论包括:汉代画像石中铺首衔环图像是前代兽面纹饰与雕塑艺术的综合体现。从原始社会出现的兽面纹的雏形到商周器物上出现的兽面衔环和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犀牛头骨,再到春秋战国时期陶器玉器中出现大量兽面衔环装饰,到最后秦汉时期器物上的兽面衔环与生宅墓门上的铺首衔环并存,铺首衔环图像经历了完整的形成过程。但是实物考古资料并不能证明器物中兽面衔环转变为门上铺首的确切年代,因此只能推测:汉代以前,铺首就从诸多器物上的装饰纹样中分离出来专门用于门上装饰,并与器物上的兽面衔环装饰并行发展。本文的研究可以纠正以往人们对于铺首衔环的一些不准确的认识,给汉画像石以及汉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21世纪之初在中国新诗圈子里对新诗是否形成传统的现代诗学争鸣,是对文学传统"误读"所形成的典型文学现象。传统与其说源自文学继承,不如说来自于现代作家的独特创造,现代诗人
<正>一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南北分裂,战乱频仍,政权迭更。动荡的社会生活,频繁的政权更替,为文学创作和史书编纂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文
选用几种含有Al3+、SiO32-、Ca2+、F-、P3O105-、Na+、Cl-的无机盐作为初始反应物,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Al2O3-SiO2-CaF2-P2O5系超细玻璃粉体。通过XRD、TEM、EDAX、IR及DSC等
目的通过对正常骨盆标本在骨盆歪斜不同角度时的髋臼外展角进行测量,得出髋臼外展角在骨盆绕身体矢状轴旋转时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方法手动测量21具骨盆标本共42髋在骨盆绕身体
客运站是旅客搭乘、换乘、终乘客车的固定场所,客运站作为客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集散旅客与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作用,是一个地方的门户和标志。农村要发展,交通要先行
Combining with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ity",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are elaborated,right attitude towards
情感表达是声乐演唱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演唱时意识不能只停留在声音上,还应注意到歌曲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充分表现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感情,更好地展现其风格。结合自身的学习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分别制备了Y203:Er3+下转换绿光发光材料和NaYF4:Er3+上转换发光材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复合物Y203:Er3+/Ti02和NaYF4:Er3+/Ti02上转换发光材料。Y20
<正>眼肌麻痹在眼科,神经内、外科及内分泌科等均较常见,发病率为千分之二,目前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以眼肌麻痹中最多发的动眼神经麻痹为例,仅有30%患者经
公共政策是基于社会现实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近10多年的每年"中央1号文件"就表明中国农村问题是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与实施都伴随着相应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