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馈能悬架系统馈能电路设计与试验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tank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悬架能够有效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但能耗巨大,与汽车发展的“节能减排”理念相违背,限制了其在车辆上的应用。半主动悬架能够在消耗少量能量的同时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设计了一种混合馈能悬架系统,通过设计其馈能电路以及相应的半主动控制策略,实现了车辆动力学性能与悬架馈能性能的有效协调。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详细阐述了混合馈能悬架系统的结构及其总体方案。在此基础上,搭建整车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进行直线电机特性试验,得到了混合馈能悬架系统机电转换关系及系统参数,并通过计算得到了直线电机的线圈内阻。(2)设计了整车混合馈能悬架系统馈能电路,分别包括“直线电机—超级电容”馈能电路、“超级电容—蓄电池”储能电路以及双电容充放电切换电路。在设计“直线电机—超级电容”馈能电路的过程中,对不同电路工作模式下的电流进行了分析,并对馈能电路部分电气元件进行了选型分析。在设计“超级电容—蓄电池”储能电路时,提出了四蓄电池储能方案,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3)设计了混合控制(天棚、地棚)半主动控制策略,阐述了其控制原理以及最优控制参数的选取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dSPACE的电流跟踪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半主动控制策略对馈能电路电流有着良好的跟踪效果。(4)进行了仿真分析,以传统被动悬架作为比较对象,研究整车混合馈能悬架系统的动力学以及馈能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混合馈能悬架能够在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同时回收部分振动能量,实现了整车动力学性能和悬架馈能性能的有效协调。(5)进行了基于dSPACE的整车混合馈能悬架性能试验,通过dSPACE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外部馈能电路MOS管的通断,从而实现对车辆动力学性能以及悬架馈能性能的协调控制。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通过系统地设计混合馈能悬架的馈能电路,先将能量暂存至超级电容,然后再转存至蓄电池,可以使电能得到稳定存储。通过设计半主动控制策略,混合馈能悬架能够在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同时回收车辆振动能量。
其他文献
生物防治是全区域虫害综合治理(AW-IPM)的重要措施,以虫治虫则是生物防治的一种关键技术。人工投放天敌来保护农作物需要大量的人力,同时在潮湿或高温的环境中保持长时间的劳作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作为能源和基础原料的石油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油品的性质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内容,作为石油产品性能分析工具的油品分析仪器已成为一个行业
涡扇发动机结构复杂,装配工艺环节多,在选用零件合格的情况下仍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单纯依靠提高加工精度提高质量会提高成本,但却无法很好的解决现有的质量问题.从装配环节保
患者女性,38岁。1年前发现左乳肿物,未予以任何治疗,1年间肿物逐渐增大。入院查体:左乳1点钟位置触及一大小为2 cm×3 cm肿物,质韧,界限不清。血常规:白细胞10.8×10~9/L(正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时代发展对现代人才的要求,其中,小学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综合性知识有着深远的意义.如何打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让学
期刊
本文对蒸汽喷射泵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对喷射泵的抽气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关于压缩比、膨胀比、引射系数三者关系的计算模型;结合实验数据,得出了数学模型的计算误差
聚光光伏发电技术作为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相比普通光伏发电技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加环保。随着聚光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投入使用,越来越多
本课题目的就是要提高轴承轴颈的测量精度,并且使选配过程自动化。  本文对相关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数据采集子系
人们在乘坐火车旅行过程中,为了防止坐过站,十分关心列车的前方到站情况。尤其是夜间行车时,列车播音室停止播音,有的旅客直接向列车员询问到站情况,列车到站时列车员才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