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孔连接件疲劳寿命分析的应力场强法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jmldb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紧固件连接部位是飞机结构的主要疲劳源,提高孔内壁的疲劳强度是飞机结构设计和制造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冷挤压技术利用金属的变形能力,使孔周围在挤压过后产生一层残余压应力,当结构承受循环交变载荷时,孔边的残余压应力可以抵消外载产生的部分拉应力,从而提高飞机结构的疲劳强度。因此,孔冷挤压技术已经成为了工程实践中最常用的抗疲劳强化工艺。本文利用弹塑性力学相关知识,在一定理想条件的假设下对挤压后孔边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理论计算,给出了应力分布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以及与试验值的比较发现,理论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趋势一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理论计算方法可行。此外,本文利用ABAQUS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孔挤压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仿真,结果显示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非常好,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孔挤压真实过程的模拟,对挤压孔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探讨了残余应力在孔厚度方向上的分布规律。本文在对挤压孔残余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应力场强法的概念对挤压孔的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场强法的挤压孔疲劳寿命简化算法,将计算寿命与试验寿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计算精度良好,方法可行。进而针对挤压孔连接件模型,对旁路载荷作用下挤压孔边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修正,在应力严重系数(SSF)法的基础上,给出了挤压连接件的应力严重系数。
其他文献
本文对具有不同叠加进出流的旋转盘腔结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该旋转盘腔由上、下游涡轮盘和内、外围屏组成。 文中将整个计算域分为9个子域,采用半交错式网格
本文主要讨论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详细阐述重点对策,主要结合当下建筑工程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从源头出发,创新工程管理观念,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工程现场建筑工
在飞行器设计定型工作中,飞行参数采集和记录是一项重要环节。在实弹飞行中,利用数据采集系统获取飞行器的各项飞行参数进而分析飞行器的飞行性能,为飞行器飞行轨迹的修正、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疲劳损伤阈值定义,这种疲劳损伤阈值是一个随机变量.文中证明它服从正态分布,并且具有一些较好的特性.另外,通过对两组铝合金试件疲劳寿命实验数据进行统
充分了解燃烧室内气流的流场分布及温度场分布情况,对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有重要作用.该文主要是数值模拟燃烧室内复杂的流动情况及燃烧后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另外,根据经验公式作
地效飞行器由于其潜在的性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兴趣,但起飞过程中阻力过大成为了其发展的瓶颈。为提高其起飞性能,本文借鉴水翼船设计理念将水翼系统应用于地效飞行器上,
应用工程热力学、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气体动力学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出了公路机动导弹发射动力装置的方案设计,即燃气发生器、发射内弹道等课题的工程设计及计算方法.论
本文主要建立多机交互式飞行模拟的框架应用平台,此平台集成了飞行模拟/仿真、图形显示系统和网络技术,可作为总体设计阶段对飞机性能、操稳特性及飞行品质评估的一个工具软件
干燥冷却系统通过干燥剂除湿和蒸发冷却两大步骤实现对空气温湿度的调节,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新的空调制冷循环方案。该文总结提出了以热波和浓度波为特征的改进干燥冷却系统性
本文以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等多种手段,借助有旋特征线理论和流线追踪技术,开展新型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内外流一体化“全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