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患者不同证型T淋巴细胞膜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ysu_al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不同中医证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之间的血T淋巴细胞膜上的差异蛋白,建立血T淋巴细胞膜的差异蛋白/肽图谱,探讨银屑病发病机制,探讨银屑病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方法:收集血燥型、血热型、血瘀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各10例和健康对照组10例的外周抗凝血,分别用磁珠分选提取出T淋巴细胞,及蛋白提取法提取T淋巴细胞膜蛋白,运用Clinprot联合MALDI-TOF技术,筛选出银屑病和正常人之间,以及不同中医证型银屑病患者之间的差异蛋白质峰值,并筛选出有意义的差异蛋白。结果:发现正常人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T淋巴细胞膜的差异蛋白4个,峰值分别为2068.05Da、1326.51Da、1230.14Da、4747.3Da,血热证与血瘀证之间的差异蛋白1个(7766.6Da),血瘀证与血燥证之间的差异蛋白1个(7765.96Da),而血热证与血燥证之间未发现有意义的差异蛋白。结论:1.本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寻常型银屑病与正常人之间的有统计学意义的膜差异蛋白峰4个,其中蛋白峰值为4747.3Da归属于银屑病患者组,推测4747.3Da这一蛋白峰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相关。2.发现了血热证与血瘀证、血瘀证与血燥证之间各有一个有意义的膜差异蛋白峰,且两个蛋白峰值较为接近,约为7766Da,并分别归属于血热证与血燥证组,推测7766Da这一蛋白峰为血热证及血燥证所共有。3.血热证与血燥证之间未发现有意义的差异蛋白,推测这两个证型之间无差异蛋白存在。各组间获得的膜蛋白差异峰均较少,首先,可能各组间本来就无明显的膜蛋白差异;其次,考虑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可增加样本量。
其他文献
处置式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常见的语法结构,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说话者是从施事主语即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的视角来组织事件的,但同时将移情的焦点放在处置式的宾语,表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口号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企业对外展示形象,塑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也为企业间的交流提
明代编纂的四部“译语”是中世纪蒙古语的重要文献。国内外学者很重视这些“译语”,并对其文献本身及其词语进行过研究和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华夷译语》、
针对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数值模拟中唯像学模型高度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假设等离子体中离子数密度正比于放电光强,对101.3~1.5kPa气压下等离子体放电图片进行灰度处理,得到等离
应用光镊拉曼光谱技术以15%葡萄糖为乙醇发酵底物,在发酵过程中定时取样,收集发酵液及酵母单细胞的拉曼光谱,通过分析胞内主要生物大分子及葡萄糖、乙醇的特征性拉曼信号变化
目的:本研究主要应用ClinProt技术联合MALDI一TOF技术,检测正常人和不同中医证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及血T淋巴细胞膜上的相关蛋白,试图找出不同中医证型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
<正>中欧班列作为贯穿欧亚大陆的陆上快速通道,不仅事关国家安全战略,而且充当着"一带一路"的桥梁和纽带。然而,因往返货源紧张,各地纷纷以补贴争抢货源而恶性竞争。专家建议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共产国际 ,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特殊的地位。一方面 ,它是世界性的共产党组织 ,是各国共产党的领导者。另一方面 ,它又直接受联共 (布 )控制和影响 ,
本文以北大语料库中收集到的语言事实为基础,以“小三角”理论为指导,对格式“V1谁谁V2”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部分,综述了相关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