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轻烧镁旋流动态煅烧系统工艺的发展过程中,在提高产品的回收指标和降低系统的动力损耗等方面仍需要做出进一步改善。蜗壳式旋风分离器作为轻烧镁旋流动态煅烧系统中最重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轻烧镁旋流动态煅烧系统工艺的发展过程中,在提高产品的回收指标和降低系统的动力损耗等方面仍需要做出进一步改善。蜗壳式旋风分离器作为轻烧镁旋流动态煅烧系统中最重要的分离设备,是提高系统分离性能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降低压力损失和优化结构尺寸,必须深入地研究蜗壳式旋风分离器湍流流场分布规律以及气固两相分离特性。因此,本文针对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冷态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通过搭建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测试平台,研究了操作参数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静压降随入口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同时通过平均阻力系数法拟合出了静压降与入口风速的关系式;并且根据旋流动态煅烧系统的产品回收指标,得出了最佳的入口风速;在本文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发现适当的增加入口颗粒浓度既能提高分离效率又能降低压力损失。其次以冷态试验模型为对象,选用RSM湍流模型对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三维气相流场进行研究,并通过入口速度与蜗壳式旋风分离器静压降的关系,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研究发现:在速度分布方面,圆柱段速度分布对称性较差,锥体段速度分布对称性较好,而切向速度在锥体底部的分离空间内分布不均匀,呈明显的摆尾现象;另外,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沿半径方向基本上呈轴对称分布,并发现湍流强烈区为排气管附近的环形分离空间内。最后在气相流场的基础上,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动研究。本文通过单颗粒轨迹追踪发现了影响分离效率的三种现象,并通过颗粒群组轨迹追踪找出了最佳的入口位置;同时研究还发现Dirgo压降经验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本文的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的压力损失;入口速度的变化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比较大,颗粒粒径为1μm时,入口速度为26m/s的分离效率要小于速度为22m/s的分离效率。
其他文献
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在去负荷和高应激压力条件下,如长期不活动、卧床、失重、缺氧和低温等,较易发生骨骼肌萎缩和肌肉质量减少。然而,同样处于长期不活动叠加低体温等高应激条
2015年以来,国丰公司优质碳素结构钢产量逐月增加。以典型65Mn钢为主,2015年65Mn钢产量18800吨;而2016年1至3月份产量就达到5800吨。但随着65Mn钢产量增加,生产及使用过程暴
阿姆河盆地是中亚—里海地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本论文应用含油气盆地分析、石油地质学等理论指导研究,以含油气系统分析为突破口,对阿姆河盆地的盆地基础地质特征、石油地质
傅山(1607—1684年)字青主,山西阳曲(今属太原市)人,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学者、书法家,在医学、文学、史学、文字学、音韵学、金石学、绘画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清军入
在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超分子配位复合物被定义为由金属离子节点和有机多齿配体的前驱体,通过配位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而明确的超分子结构。众所周知,通过金属-配体键的自发形
塔里木库车山前地区钻具失效事故频发,要保证钻井操作安全进行就要对该地区钻具失效进行分析和钻具优化设计。本文针对塔里木钻具失效现象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通过对塔里木1
可见光催化材料钒酸铋(BiVO4)光阳极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并发生光催化反应的半导体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光解水产氢和光催化降解污染物。但由于纯BiVO4的禁带宽度较短导致了其光生电
肝素是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等交替组成的一种酸性粘多糖,具有较高含量的硫酸基,是已知负电荷密度最高的生物大分子,具有良好的抗凝血作
对于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对催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和开发一种可有效大量负载光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对于提高催化系统的催化能力具有重要的意
随着机器人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人机交互作为机器人技术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与航天航空、医疗教育和服务等领域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通过让机器人学习,并理解人类行为,不仅可以增加机器人的智能水平,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有希望代替人类在危险的环境中进行作业,因此具有重大研究价值。本文基于Nao机器人展开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利用Kinect传感器实现人体动作捕捉,并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和逆向运动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