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microRNA-203的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07124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工作中传统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在胃癌辅助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尚未找到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肿瘤标志物作为胃癌确诊的指标。随着对肿瘤发生、转归的研究不断深入,肿瘤组织中microRNA的异常表达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带来了新的曙光,同时最新研究结果显示microRNA-203和胃癌的发生、发展有着明确的相关性。然而鉴于肿瘤组织标本获取的限制,外周血中microRNA-203的检测成为胃癌诊断的新方向。因此本课题通过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microRNA-203的表达来探讨其在胃癌诊断以及转归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30例血浆以及10例正常志愿者血浆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的病理诊断由两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参照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类。30例胃癌患者血浆以及10例对照组血浆均使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icroRNA-20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不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外周血microRNA-203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胃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nicroRNA-203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胃癌组外周血中microRNA-203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调。2.胃癌组外周血中microRNA-203的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病理学参数:肿瘤直径、侵润深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以及TMN分期有明显相关(P均<0.01);3.使用外周血microRNA-203的表达水平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0.98,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外周血中microRNA-203的表达水平在胃癌患者明显下调,证明其在胃癌的发生中起着抑癌性microRNA的调控作用。2、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microRNA-203的表达水平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相应出现下调的趋势,提示其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性的调控作用。3、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98,提示通过检测外周血microRNA-203的表达量来诊断胃癌有较高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碱金属元素对山东蓝宝石结晶的促进作用。方法 对山东蓝宝石寄主玄武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以及蓝宝石包裹体中的主量元素进行分析,再对碱金属氧化物在岩浆网络中
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体及传播模式的更新,在5G背景下,媒介生态得以重新塑造,为主流媒体融合转型提供了新动力。基于此,本文明确了5G与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相关内涵,从通信
意识形态建设理论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不仅重视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而且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村上隆,日本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极具影响力的一位艺术家,日本年轻人心中的偶像。他1962年出生于东京,1993年获得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系博士学位。在接受了长达11年的日本传统美
期刊
针对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挖掘课程内容差异问题,分析了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数据挖掘三大功能出发,给出了IT类专业数据挖掘课程的内容体系和学时安排;分析了防灾科技学院
文章简要介绍了浸润剂中成膜剂主要类型和特点,对原丝和纱的各种性能和品质的重要的影响,以及玻纤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与成膜剂有关的一些问题,如生产不稳定,产量下降,成品率
期刊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现在全球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全球人类的整体利益也越来越交织在一起,尤其在全球人类命运方面变现的尤为突出和明显。面对新时
经过十余年的通车使用,深圳某高速公路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影响着行车的舒适和安全。为恢复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经过多方论证,该高速公路路面采用加铺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左氧氟沙星组(38例)和莫西沙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