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直流电弧炉底电极套砖损毁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uoq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直流电弧炉独特的炉底供电方式,使底电极系统成为直流电弧炉的关键部位,是影响直流电弧炉使用寿命的决定性因素,而底电极套砖对底电极的使用寿命及其安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流电弧炉的生产实践表明,底电极套砖的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水温度和钢水碳含量,因此,研究并掌握钢水温度和钢水碳含量对电炉底电极套砖侵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首先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研究和探讨了钢水温度和钢水碳含量对底电极套砖损毁的影响,并通过热态实验考察了钢水温度和钢水碳含量对底电极套砖的侵蚀速度的影响,同时,对底电极套砖的损毁机理进行了探讨。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钢水中的[C]与底电极套砖耐火材料中氧化物组分间的反应,主要是与其中的氧化镁组分的反应,其次是与镁铝尖晶石的反应,而与氧化铝的反应很少。氧化镁组分与钢水中[C]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造成底电极套砖损毁的主要因素。随着钢水温度的升高,钢水中的[C]与耐火材料组分间的反应加剧,钢水对底电极套砖的侵蚀增加,特别是当加热温度高于2000K时,侵蚀更加显著。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钢水中[C]含量对耐火材料侵蚀的影响有双重作用。随着钢水中[C]含量的升高,耐火材料组分与钢水中[C]反应所产生的气相分解压增加,耐火材料侵蚀加剧,但是,由于与钢水中[C]平衡所需的[O]含量降低,抑制了耐火材料中氧化物组分的分解,也亦减少了耐火材料的侵蚀。 热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耐火材料的侵蚀指数随之增加,特别是当加热温度高于2000K时,耐火材料侵蚀指数随温度增加的幅度更加明显,同时由钢水与耐火材料反应产生气体带动的钢水流动,对耐火材料形成的机械冲刷亦加剧。在钢水[C]含量小于0.12%时,耐火材料的侵蚀指数变化不明显、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但是,当钢水[C]含量高于0.12%时,随着钢水[C]含量的增加,耐火材料的侵蚀指数随之减小。 对耐火材料侵蚀机理的研究表明:除了钢水中[C]与耐火材料表面的MgO反应使其产生化学侵蚀外,钢水和熔渣向耐火材.料内部的渗入以及低熔点物相在耐火材料颗粒界面的析出降低了耐火材料颗粒间的结合力,加剧了钢水冲刷对耐火材料造成的损毁。
其他文献
彼得·汉德克的早期叙事作品以实验性和颠覆性著称.他以游戏的方式徜徉于语言与文学传统之间,不断对传统叙事形式进行革新.但不同于“为形式而形式”,汉德克的每一种叙事方式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操作温度低、能量效率高、无电解质腐蚀等特点,是电化学和能源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催化剂的研制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的重点是开发具有较好低温催化性能的负载型电催化剂,为燃料电池催化剂制备技术提供参考。以XC-72炭粉为载体采用浸渍-甲醛还原法、过氧化氢氧化分解亚硫酸钠盐法和改进的浸渍-还
本论文结合目前国内外铝电解工业的最新研究动态,对氧化铝的溶解特性和惰性电极电解过程进行了观测,研究了金属和金属-氧化铝惰性阳极在各种低温电解质体系中的性能。 利用
黑石招募了梁锦松,KKR将顾问的名头加给柳传志、田溯宁,马雪征受邀加盟了TPG后,安佰深也把橄榄枝递给了本土和行业背景深厚的张曦轲。 Blackstone recruited Antony Leung,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用于移植的自体血管的局限性导致了人工血管的需求。虽然大量的聚合物已经被尝试用来做人工血管的替代物,但是他们在血液-材料接
自刀耕火种到文物繁盛,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无不充盈着独特的品格。古往今来,这一切演进的人生、社会、历史,无不必有一个贯通心与心之间的信念。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生物节律是生命的基本属性之一.近年来的基因研究方法,使我们迎来了理解哺乳类动物昼夜节律震荡子分子基础的新纪元.果蝇与哺乳类动物一系列基因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昼夜
医院是向人们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主要机构,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的抢救场所,担负着医院大部分救死扶伤的职责。医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大量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被用来改善医院
漩流中间包是一种新型中间包,由于漩流室的引入,既可以实现湍流控制器的作用,还可以在基本不改变原有中间包结构的基础上,避免离心中间包所必需的外加电磁设备,具有改善中间包内流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临床研究发现脑血管疾病和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异常改变密切相关。准确而无创伤的检测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无论是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