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体功能化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粘蛋白1和大肠杆菌灵敏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ess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在众多疾病类型中,致死率高的癌症以及影响范围广的食源性疾病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鉴于此,以纳米探针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此类生物传感器易于修饰、特异性强以及灵敏性高,在疾病的早期检测及诊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适配体功能化纳米探针为基础,分别构建了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o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检测模型,以提高肿瘤标志物粘蛋白1(mucin 1,MUC1)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检测灵敏度。首先构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near-infrared,NIR)激活的FRET效应的检测模型,实现了MUC1蛋白骨架及其唾液酸(sialic acid,Sia)糖基的双重成像。适配体功能化的纳米探针由Cy5标记的Sia适配体功能化的金纳米星(Sia-GNSs)和MUC1适配体功能化的QDs(MUC1-QDs)组成。Sia-GNSs纳米探针在NIR照射的条件下可以释放出Cy5标记的Sia适配体,该适配体能够特异性的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Sia,MUC1-QDs纳米探针则在MUC1适配体的作用下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的MUC1蛋白。当Cy5标记的Sia适配体和MUC1-QDs纳米探针结合到同一个MUC1蛋白时,由于FRET效应,能够同时观察到QDs和FRET诱导的Cy5荧光,以此实现双重成像,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其次构建了一种基于SERS效应的检测模型,实现对E.coli的特异性及灵敏性检测。适配体功能化的纳米探针由捕获探针E.coli适配体功能化的含有银纳米颗粒的壳聚糖水凝胶(Apt-Ag NPs-CS gel)和信号探针E.coli适配体及4-巯基苯甲酸功能化的金纳米星(GNS@4-MBA-Apt)组成。捕获探针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复杂样品中的E.coli,随后信号探针利用E.coli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结合到E.coli的表面,形成捕获探针-E.coli-信号探针的三明治结构,此时由于GNS的热点效应能够检测到显著增强的拉曼信号,实现E.coli的定量检测。在最优检测条件下,E.coli浓度的对数与拉曼信号强度在3.2×10~1–3.2×10~7 CFU·m L-1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达到3.46 CFU·m L-1。所构建的两种检测方法能够准确识别肿瘤标志物MUC1及E.coli,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及抗干扰能力,因此有实际应用的潜力与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新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油气行业在过程控制、数据链路建设、资产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仍然处于数字化建设阶段。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人力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因素影响,国际石油公司纷纷采取措施推动数字化转型创效。同一时期,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必将带来更为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和新的能源革命。通过分析目前中国数字化发展实践,结合
期刊
天然多糖作为自然界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类生物大分子,广泛应用于食品、组织工程、生物材料和医药等领域。其中,具有高还原性的壳聚糖和对CD44受体具有高靶向性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逐渐成为天然多糖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壳聚糖和HA的纳米探针,分别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检测和乳腺癌的体外成像及治疗研究。具体研
学位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类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的条件致病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可对囊性纤维化患者、艾滋病患者、化疗后的病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造成致命伤害。由于该菌存在固有性、获得性和适应性抗药性的特征,加之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其抗生素耐药性正不断增加,不断形成的多重抗生素耐药性使得绿脓杆菌疫苗的开发迫在眉睫。研究表明,人体免疫系统可对绿脓杆菌脂
学位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提高,耐药细菌尤其是具有产生物膜能力的耐药细菌的增加,会使全球细菌性感染更为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能够在食品加工管道等刚性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造成食品污染。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致病菌,由于能够形成生物膜而常会黏附于植入式医疗设备和器械的表面,引起慢
学位
蛋白质糖基化与蛋白多种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异常蛋白质糖基化与多种癌症发生相关,具体表现为在癌症组织中出现独特的N-连接聚糖及N-连接糖蛋白。膀胱癌是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针对临床病例的膀胱癌糖链相关研究较少,无法全面了解膀胱癌组织的糖链信息。深度糖组学分析,不仅为未来临床检测提供癌症候选标志物,还对了解膀胱癌的发生与发展机理研究有指导作用。而采用FFPE组织切片
学位
腈水解酶(Nitrilase,EC 3.5.5.1)是一类可以将腈类物质一步水解为羧酸类物质的酶,在多种化工品及药物中间体的生产中已被应用。然而,天然腈水解酶活性较低、是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的瓶颈。基于突变体库构建和筛选的定向进化已被证明是酶分子改造的有效策略,但缺乏高通量筛选方法使得腈水解酶的高活性进化研究进展缓慢。遗传编码型生物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细胞内靶标分子的浓度,调节报告基因表达,从而将酶活与
学位
恶性肿瘤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肿瘤疫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新型癌症治疗手段之一。肿瘤细胞表面大量表达的肿瘤相关糖抗原(Tumor-associated carbohydrate antigen,TACA)特异性高、化学结构保守,是肿瘤疫苗开发的理想靶点。其中,具有特异性糖基化的肿瘤相关粘蛋白1(Mucin 1,MUC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量表达,已被广泛
学位
报纸
水凝胶是一类由高分子交联而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强吸水和保水能力的软物质材料,已经被开发成各种医疗器械产品,广泛应用于创面愈合、软骨修复、伤口粘合等临床手术,并在组织工程、人工器官和再生医学前沿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水凝胶材料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速度,但以伤口愈合的临床治疗目前仍存在较大的挑战,主要原因在于无法有效调控创面的过度炎症反应,造成创面瘢痕形成、血管化程度低,愈合质量差,缺乏生理功
学位
KpADH是来源于多孢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polyspora的一种依赖NADPH的醇脱氢酶,可用于(4-氯苯基)-(吡啶-2-基)-甲酮(CPMK)的高效不对称还原。为了进一步探究和拓展KpADH在不对称还原大位阻双芳基酮底物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以野生型KpADH(WT)为出发酶,CPMK为模式底物,合成了一系列CPMK类似底物以及四种含杂环的双芳基酮底物,以此探索KpADH的底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