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ems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增设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后,公民个人信息已纳入刑法规制;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决定》,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再披坚执锐。但从实践来看,侵犯公民个信息犯罪的主体范围、犯罪对象、行为方式、入罪标准等尚有诸多不周延,难以实现打击犯罪、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目的。特别是以来2012年,公安部先后2次在20余个省、市、自治区部署打击侵犯公民个信息犯罪的专项行动,实践的检验使现有立法的缺陷更加暴露无遗:无法有效打击犯罪、公民个人信息被肆虐。为此,必须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相关问题进行规范解读,完善其内容,丰富其内涵,校正其缺陷,消弭分歧,确保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有效打击犯罪,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约33000字。第一部分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现状与现实困境,介绍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文本规范的通说解读,并结合公安部专项行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明现有立法中存在问题:犯罪主体范围划定不合理,犯罪对象范围模糊,行为方式不明确,公民个人信息范畴不确定,入罪标准不明等。第二部分重点厘清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中存在的问题:以客观主义解释为基本立场,通过目的解释、体系解释、文理解释,确定该罪单位主体为特定单位,工作人员应为因工作需要可以查阅、使用、管理本单位获取的公民信息的相关人员;根据实践情况和法律的拟制性规定,建议将一般自然人纳入本罪主体的范围,确保犯罪主体设定合理;在系统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前置法规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借鉴域外立法,提出“五个特征”,合理圈定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即以个人隐私为核心、适当周延;结合实践的迫切需求,对“情节严重”做出了明确界定。第三部分重点厘清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存在的问题:将“上述信息”界定为公民个人信息,而不是特定单位控制的信息,实现刑法打击犯罪的平衡和全面;对“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做出合理界定,即以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为依据,以“非法”评价值为核心,综合评价行为的主体、时间、地点、对象等因素,具体而言,包含了行为样态本身体现着“非法性”的行为和行为样态本身呈中性、但目的不具有正当性、整体评价为“非法”的情形。
其他文献
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运用案例分析法、归纳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腐败问题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当前腐败的表现形式、主要特点,腐败的根源、
2011年8月15日,谷歌公司(以下简称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总价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以下简称摩托罗拉移动)。几乎在同一时间,该交易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反垄断审查机构的关注。2012
近年来,在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规则谈判受阻的情况下,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推动贸易自由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与
1997年从常州武进王洛家族墓出土文物170余件,其中纺织品和衣物共80余件,对于考察明代舆服制度、纺织技艺、纹饰图案、社会葬礼习俗均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尤其是出土的
建筑业是我国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末以来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并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建筑业的发展也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近年来,自
结合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的经验,在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线路敷设方式规划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影响因素及确定原则进行了阐述,并
为了明确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形成机制,于2012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和资兴市东江镇采用金优974(金23A/R974)、Ⅱ优416(Ⅱ-32A/R416)、Y两优1号(Y58S/9311)和两优培九(培矮64S/
人体感染EB病毒(EBV)后会产生多种抗体,EBV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是其中一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可以检测出其存在与否[1,2],但市场上检测VCA-IgA的ELISA试剂盒多种
成品油管道输送通常采用批次顺序输送模式,即将需要输送的油品人为划分为一系列不同的油品批次,以批次为独立单元进行相关的油品注入和分输操作。但是一般情况下,油品批次的
柴油等燃料油中含有硫化物,含硫化合物燃烧会生成SOx,SO、是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SOx还会腐蚀发动机的燃烧室和排气系统,加速机动车润滑油变质。为此,世界各国相继颁布了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