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使用后评价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作为个人终身教育的起点,是提高国民素质、造就优秀人才和实现科技强国的奠基工程。素质教育自1999年在我国推行以来,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普及过程中,学校建筑的设计也随之优化、更新。学生及教师是学校普通教室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在校园建设、更新过程中,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探寻中小学校普通教室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POE的延展性,聚焦教学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普通教室。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评价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的调查研究,评价沈阳市6所中小学校的普通教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否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探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设计缺陷,总结出一些通用性的设计经验及原则,梳理反馈于沈阳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设计的日后实践,同时为国内普通中小学校的校园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一章从沈阳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使用后评价的背景和意义入手,针对研究对象提出符合使用后评价流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逻辑框架。第二章是沈阳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使用后评价前准备工作的汇总。对中小学校教室的相关规范、现有的教室形式以及使用后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为后文沈阳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介绍了沈阳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使用后评价的设计过程。根据沈阳市6所中小学校的先导性调研,提出沈阳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使用后评价的指标集、确定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模型。最终确定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策略,制定客观评价变量及主观评价问卷。第四章从评价的内容入手,分别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果。逐个分析6所学校8个普通教室,在使用后评价过程中体现出的问题,并探讨其形成原因。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沈阳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的实际情况,概括出沈阳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设计指引,并探索性的提出适应于沈阳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的改进策略。
其他文献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只有变化是永恒的”。在品牌经营所面临的环境变化日益剧烈的今天,对品牌资产动态性的研究成为品牌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本文利用现有的企业
通过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我国柞蚕白茧品种10余个,本文从品种种类、小区选育成绩、缫丝结果及农村生产产量等几个方面对可查阅到主要白茧品种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尝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现阶段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而变革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更有其紧迫性。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究、
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复杂人Agent的行为方式,进行系统节点Agent群体之间的协同进化机制研究。以成本、质量、服务水平三个准则为目标函数,构建供应商系统节点Agent决策模
新闻微剧是近两年来广播剧创新出现的新剧种,通过挖掘新闻事件,把新闻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既丰富愉悦了受众,又因贴合现实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本文通过参加浙江省举办的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紧密围绕学校文化理念,通过严格落实国家地方课程、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系列综合课程、丰富充实社团课程、创新构建特色课程,积极构建“葡萄树教
目的:通过对以往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的48例患者做回顾性重新检查,以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和脊髓型颈椎
针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课堂教学的理念;创新英语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马斯·阿奎那在中世纪通过理性证明的方式确立了理性信仰,为西方奠定了理性的信仰基础。这种理性信仰由他的神学哲学思想体现出来,而其神学哲学思想又是通过改造和运用亚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