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燕麦在甘肃不同产区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差异,本试验于2017年4~10月,分别在山丹县军马二场、天祝县双岔沟镇、通渭县华家岭乡、甘南州合作市进研究了陇燕3号、坝莜3号、青引2号、白燕7号和白燕2号5个燕麦品种在生产性能和品质等方面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地对燕麦灌浆期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以及鲜干比和株高有极显著影响。燕麦鲜草产量在山丹最高,华家岭最低,且各产区间差异显著;双岔沟的鲜草产量比山丹低23.86%,合作的比山丹的低57.61%,华家岭的比山丹低82.27%。燕麦干草产量、鲜干比以及株高的变化和鲜草产量一致。供试的5个品种之间的鲜干比差异显著,白燕2号的鲜干比在山丹最大,坝莜3号的鲜干比在华家岭最小。(2)产地对燕麦的营养品质影响显著,且不同品种之间粗蛋白含量差异极显著。随产地海拔升高,温度降低,燕麦生育期延长,产草量增加,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增加,钙、磷含量降低;其中,燕麦灌浆期粗蛋白平均含量在山丹最高,为7.25%,其次为合作、华家岭,双岔沟最低,为5.02%,分别比山丹低12.45%,25.01%,30.71%;且青引2号的粗蛋白含量在山丹最高。(3)不同产区、灌浆期燕麦各节位蔗糖、果聚糖、WSC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并且不同燕麦品种对燕麦各节位果聚糖、WSC含量有极显著影响。表现为燕麦穗下节的蔗糖、果聚糖含量高于倒三节和倒二节,倒三节的WSC含量高于穗下节、倒二节;不同产区WSC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华家岭(21.67%)、山丹(8.59%)、双岔沟(8.08%)、合作(6.23%);白燕2号果聚糖含量最高,为0.74%,坝莜3号最低,仅为0.44%;青引2号的WSC含量最高(13.82%),坝莜3号最低(8.05%)。(4)以获得较高青干草和营养品质为目的,山丹是最佳的种植产区,且陇燕3号和青引2号是最适合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