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在大鼠同种异体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7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移植是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而急性排斥反应又是肝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就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而言,目前尚缺乏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令人满意的诊断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肝移植大鼠的肝组织、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的基因表达,以探讨它们对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袖套式技术建立了不重建肝动脉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依据病理学变化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作出诊断,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同种异体肝移植组(Wistar→SD)和同基因肝移植组(SD→SD)以及单纯开腹手术组术后第1、2、3、5、7天大鼠肝组织、外周血中TNF-α、TNF-β的基因表达。经统计学处理确定同种异体组和同基因组大鼠肝组织、外周血中TNF-α、TNF-β的基因表达与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结果:同种异体组和同基因组两组间大鼠肝组织中TNF-α、TNF-β的基因表达无差异(P>O.05),并且急性排斥组与非排斥组比较,TNF-α、TNF-β的基因表达无差异(P>0.05);同种异体组和同基因组两组间大鼠外周血中TNF-α的基因表达无差异(P>0.05),而TNF-β的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1),并且急性排斥组与非排斥组比较,TNF-α的基因表达无差异(P>0.05),而TNF-β的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肝移植大鼠外周血中的TNF-β的基因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有密切关系,其变化先于病理和肝功能的异常改变。提示检测外周血中TNF-β基因表达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一定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而肝组织中的TNF-β和肝组织、血中的TNF-α基因表达对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无帮助。
其他文献
无锡市惠山国家森林公园其林相主要由针叶树、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疏林灌木和果茶经济林等5类组成。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树种资源极为丰富,为人们旅游、休憩最佳去处,以后还必须继
期刊
目的:为陈旧性跟腱断裂V—Y修复术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从而拟达到推广此手术方式的目的。方法:对15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病人进行V—Y修复术并术后随访。另对73只成熟新西兰白兔先建
机械性松动一直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最为突出和最受关注的远期并发症,自从提出骨长入生物固定的概念后,非骨水泥固定方法在近年来的发展迅速,但还需要增强骨-假体界面的骨长入能
目的 研究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肝脏肿瘤手术病人围术期促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I-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肝肿瘤切除或肝叶部分切除手术的肝肿瘤患者26
第一部分 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 模型制作的改进 目的:探讨建立简便实用的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方法:在Kamada及孙君泓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按照
肝脏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肝脏终末期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并逐渐被国内外所公认。然而,同其他器官移植一样所面临着的问题是术后的排斥反应,如何能够有效的控制排斥反应的发生,并且能
任何一门学科理论基础,都是该门学科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根基,审计理论也是如此。通过对审计理论基础概念的界定、基本特征和具体内容的论述,从不同角度来阐明审计理论体系基石
刑满释放人员本身具有弱势性、危险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性加上客观因素使该人群在融入社会、接受再社会化过程中困难重重,总体呈现出一种不被社会接纳的状态。这种现象源于法
实训教学是解决高校人才与就业"最后一公里"而推进的新举措。中国药科大学多层次共享型生物制药实训车间在车间建设过程中引企参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行业需求编制教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