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细菌对盐生小球藻富集和转化砷酸盐影响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j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环境中微藻和细菌多是共生的,藻菌共生体系在污水处理和环境修复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以往的研究表明藻菌共生体对溶液中的砷(As)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但是关于共生细菌对微藻吸收和代谢As的影响还存在不同的研究结果,说明共生细菌影响微藻富集和转化As的具体机制仍需要深入研究。因此本试验以盐生小球藻(Chlorella salina)为供试材料,从小球藻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共生细菌,经16SrRNA鉴定后,确定为盐单胞菌(Halomonassp.);通过向小球藻中添加抗生素,去除共生细菌,获得无菌的小球藻。分别设置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砷酸盐(As(Ⅴ))的处理,测定无菌和带菌小球藻对As的吸收、吸附和形态转化以及共生细菌对As(Ⅴ)的形态转化,分析共生细菌对小球藻富集和转化As(Ⅴ)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对砷酸盐的形态转化使用平板划线法从小球藻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共生细菌,经16SrRNA序列鉴定为盐单胞菌(Halomonas sp.)。设置0~750 μg·L-1 As(Ⅴ)处理共生细菌,培养7 d后,测定细菌培养液的As形态及浓度。结果表明,细菌培养液中的As均以As(Ⅲ)为主要形态,其次为As(V)(7.59%~26.80%),未检测到DMA等甲基砷形态。表明该细菌具有较强的As(Ⅴ)还原能力。2.砷酸盐处理浓度对无菌和带菌小球藻富集和转化砷酸盐的影响采用批次培养实验,设置不同浓度As(Ⅴ)(75、150、300和750μg·L-1),培养7d后测定无菌和带菌小球藻的生物量及对As的吸收、吸附和形态转化。结果显示,在150~750μg·L-1As(Ⅴ)处理下,带菌小球藻生物量显著高于无菌小球藻。与无菌小球藻相比,在相同浓度As(Ⅴ)处理下,带菌小球藻富集As的含量显著增加。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带菌小球藻吸附As含量显著高于同浓度As(V)处理下的无菌小球藻;150~750 μg·L-1 As(Ⅴ)处理下,带菌小球藻细胞内As含量显著低于无菌小球藻。表明小球藻与细菌共生可显著增加对As的吸附,减少对砷的吸收,从而减轻As(Ⅴ)的毒性效应。无菌和带菌小球藻细胞内的As均以As(Ⅴ)为主要形态;前者As(Ⅲ)的比例为8.99%~11.52%,后者则检测到少量的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0.02%~0.04%)。不同浓度As(Ⅴ)处理7 d后,带菌小球藻对溶液中As的去除率为19.81%~41.08%,高于盐单胞菌(5.14%~14.62%)和无菌小球藻(14.98%~21.08%)的去除率。3.砷酸益处理时间对无菌和带菌小球藻富集和转化砷酸盐的影响以前述研究结果为基础,选取300μg·L-1As(Ⅴ)处理,培养1、2、3、4、5、6、7 d后测定无菌和带菌小球藻对As的吸收、吸附和形态转化。结果显示,相同处理时间下,带菌小球藻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无菌小球藻。1~7d培养时间内,带菌小球.藻细胞内的As含量显著高于无菌小球藻。As(V)处理1~3d内,带菌小球藻吸附的As含量显著高于无菌小球藻;但是5~7 d时无菌小球藻吸附的As含量显著高于带菌小球藻。表明共生细菌能够影响小球藻对As的吸收和吸附。无菌和带菌小球藻细胞内的As均以As(Ⅴ)为主要形态;前者As(Ⅲ)的比例为1.59%~14.21%,后者As(Ⅲ)所占比例(5.09%~27.07%)高于前者。从第3d起,带菌小球藻细胞检测到少量的DMA,所占比例为0.64%~0.81%。表明共生细菌的存在能够影响小球藻细胞对As(Ⅴ)的形态转化。此外,培养至4 d时,带菌小球藻能够去除溶液中96.23%的As,显著高于无菌小球藻(54.01%)。表明小球藻与细菌共生能够提高溶液中As的去除率。综上,共生细菌能够影响盐生小球藻对砷酸盐的吸收、吸附和形态转化,小球藻与细菌共生增强了砷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效果。
其他文献
野生稻资源是重要的农业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资源,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水稻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具有举
研究了采用煅烧法制备铁钛改性钠基膨润土并用于从溶液中吸附Th(Ⅳ),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溶液中Th(Ⅳ)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对膨润土吸附Th(Ⅳ)的影响,借
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对后期语言的运用交流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还能够对学生的未 来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视野下,研究初中英语阅读教
钢铁工业是我国经济重要的组成。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钢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高产量意味着高能耗、物耗,也加大了生态压力。因此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循环
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简称SND)作为新型脱氮工艺,具有能耗低、占地少与节省费用等优点,近些年来已经成为新型脱氮工艺研究的一大
摘? 要 : 分析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创新、加强人才的培养以及扩大发展空间相关基础上 , 阐述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发展的解决对策。
传统能源的储量日益减少,为了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各国的重要任务。生物法厌氧发酵制氢、制甲烷这一可持续化生产道路备受瞩目。如果将此方法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CO2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潜在碳资源”,因此发展高效、低能耗和环境友好的CO2捕集技术势在必行。相比于传统的CO2分离方法,膜技术以其
研究了用HBL110从高浓度硫酸钴溶液中溶剂萃取镍,考察了有机相配比、有机相皂化率、料液初始pH、相比、温度及萃取时间对镍萃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n(A)∶n(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