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伪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个体自我的道德标准与自身的实际行为冲突从而导致不一致;个体对他人和对自己同一道德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出现对他人和自己的不一致。道德伪善是一种使人们感到虚假、不真实、具有掩饰性的行为。根据以往的研究,情绪会对道德伪善产生影响,而不同类型的情绪对道德伪善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同时,个体的道德伪善也受到个体特质的影响,其中道德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个体特质,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道德完美主义是否在情绪与道德伪善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尚缺乏验证性的支持。本研究将通过对情绪、道德完美主义和道德伪善进行实验,对该问题进行验证。 本研究围绕三个问题: 一、道德伪善的人口学统计研究 二、悲伤情绪、快乐情绪对道德伪善产生的影响 三、道德完美主义在道德伪善与情绪之间的调节作用 结果: 1.本研究将589名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看,道德伪善在性别、年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2.本研究发现在悲伤与快乐情绪唤起下,被试的道德伪善产生显著性的差异,其中在悲伤情绪下的道德伪善得分显著低于在快乐情绪下的道德伪善得分。可见在快乐情绪的唤起下相对于悲伤情绪更容易使人产生道德伪善。 3.本研究发现,道德完美主义在情绪与道德伪善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影响个体在不同情绪唤起中对道德伪善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