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吡喃黄酮类化合物和3-烃基黄酮化合物合成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涉及了50个化合物的合成,有6个苯并吡喃查耳酮和3个苯并吡喃黄烷酮的全合成,其中8个为天然产物,并合成了8个黄酮化合物,开展了黄酮C-3位上引入烃基的方法研究。所有的化合物结构均由1HNMR,IR,EIMS波谱分析确定。首次系统地综述了已发表的天然3-烃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第一章天然3-烃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已发表的天然3-烃基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分布、结构特征、合成和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参考文献73篇。 第二章苯乙酮型和苯甲醛型苯并吡喃类化合物的简便合成,以多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甲醛、2,4-二羟基苯甲醛、柠檬醛和异戊烯醛为原料,在吡啶反应溶剂中探讨了具有6-乙酰基和6-醛基苯并吡喃类化合物的简便合成方法,得到了10个苯乙酮型苯并吡哺类化合物(2-Ⅴ-1、2-Ⅴ-2、2-Ⅴ-5、2-Ⅴ-6、2-Ⅴ-7、2-Ⅴ-8、2-Ⅴ-9、2-Ⅴ-10和2-Ⅴ-11)和苯甲醛型苯并吡喃类化合物(2-Ⅵ-2),其中5个化合物(2-Ⅴ-6~2-Ⅴ-10)为天然产物。 第三章六种苯并吡喃查尔酮和三种苯并吡喃黄烷酮的合成,以第二章的5个苯乙酮型苯并吡喃类化合物为原料,与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和2,4-二羟基苯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一步合成了6种苯并吡喃查尔酮和3种苯并吡喃黄烷酮,其中2个天然产物(3-7和3-8)为首次合成,天然产物3-9由2,4-二羟基苯乙酮出发经两步获得,比已有的文献报道缩短了两步,且产率明显提高。 第四章3-烃基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以间苯三酚和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经过乙酰化、甲氧基保护、羟醛缩合和关环四步反应合成了8个黄酮化合物,均经波谱而确定结构,并对这些黄酮化合物探讨了3位烃基引入的条件。
其他文献
随着超级铁精矿在国民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以及仪器分析的发展,市场对超级铁精矿标准物质的需求与日俱增。研究系列化的超级铁精矿标准物质对于超级铁精矿生产与使用中的质量
本文对嵌段共聚物,特别是刚柔液晶嵌段共聚物的最近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设计并合成出一系列以聚乙烯基对苯二甲酸二(对甲氧基苯酚)酯(PMPCS)为刚性链的A
α-Fe_2O_3作为一种功能化的纳米材料,其禁带宽度很窄,可以吸收大部分的太阳光,同时其化学性质稳定、对环境友好,是目前半导体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近年来,α-Fe_2O_3的光催化活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分解水制氢、污染物降解和电池储能等多方面。但是当被可见光照射时,其光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很容易复合,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中应用。因而,需要对α-Fe_2O_3进行修饰和改性提高在光催化领域的应
本文概述了几种无机草酸盐作为前驱体的无机功能材料的合成,以及热分析技术在非等温固相热分解反应中的应用,介绍了运用热分析技术研究经典草酸盐的脱水过程、两种草酸盐混合的
学位
聚合物太阳电池具有价格低廉,易于加工,适于制作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点而有望成为下一代太阳电池。本文综述了聚合物太阳电池,特别是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及器件的发展现状。针对目前聚合物太阳电池的主要缺陷,即聚合物的光谱吸收不能和太阳光谱很好匹配、常见的器件结构中异质结结面有限,很多激子不能到达结面被有效分离,本文改用新的合成方法(微波合成法)合成了方酸菁染料(HOSq),并将HOSq掺杂到MEH-PPV中作
Ti3AlC2,一种层状结构的化合物,因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而同时表现出金属和陶瓷的诸多优良性能,被视为一种新的陶瓷,受到广大材料科学研究者青睐。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对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