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山协同开采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1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矿山开采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系统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缓倾斜薄-中厚多层矿体是矿业界公认的难采矿体,如何协调开采过程中资源、技术、经济以及矿山开采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矿体安全、高效、低成本、低贫损开采,一直是国内外采矿专家关注的焦点。论文以云锡集团老厂分矿13-8#矿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开采新理念,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系统工程、岩石力学、数字矿山技术、数值模拟等理论和工具,开展了地下矿山协同开采技术与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运用协同学理论,研究了地下矿山开采系统演变规律和地下矿山协同开采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协同开采的思想来源、基本模式、评价机制和本质内涵,为地下矿山协同开采奠定了理论基础。  (2)基于协同开采新理念,提出了缓倾斜薄-中厚多层矿体协同开采的技术思路,采用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字矿床模型,利用复杂系统解耦理论对多层矿体开采系统进行解耦,引入理论力学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分析了多层矿体开采系统的协同力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层矿体采矿方案、采掘运充设备配置方案、无轨与有轨相结合开拓方案的协同研究,确保多层矿体的安全、高效、协同开采。  (3)运用协同学序参量原理,构建了基于序参量的复杂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确定了多层矿体协同开采的序参量、序参量分量及其指标体系,开展了多层矿体协同开采的协同度测度研究,实现了多层矿体开采协同程度的定量评价。  (4)采用3Dmine-MIDAS/GTS-FLAC3D耦合建模的方式,建立了多层矿体协同开采的数值模型,运用基于指标满意度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回采顺序的数值模拟结果,从理论上验证了基于协同开采新理念的上向上行式开采方式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瓦斯涌出量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从历年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情况看,瓦斯地质工作滞后,瓦斯赋存规律不清,不能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是导致灾害的根本原因。本文针对红庙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世界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快,世界对铁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扩大,富矿正在逐渐减少,从而导致铁矿石的价格不断上涨。所以加大对难选铁矿资源(如难选褐铁矿
目的:探讨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型手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7例(77 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
巷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内应力重新分布并产生变形破坏,为保证巷道的稳定及正常使用,有必要对其稳定性及有效支护进行研究。本文考虑巷道围岩的非线性力学响应及岩体的损伤破坏
在课题组专利产品煤泥旋流重选柱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自行研制成功了三产品煤泥分选分级机,可同时实现煤泥的分级与分选,产生三种性质不同的产品:细粒溢流,含合格精煤的侧溢流以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个行业稳定发展,房地产企业开始出现新的发展形式,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风险发生几率升高.对于该状况,构建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财务控制体系,
由于膏体充填技术的“高安全性、高采出率、高效便捷、环境友好”及料浆稳定性好、不离析、不沉淀、进入采场后无需脱水、可实现长距离输送等显著优点,成为21世纪绿色采矿技术
近年来,我国华东地区发生了数十起松散含水层下薄基岩工作面采煤时导致压架致灾的事故,并且此类综采工作面压架事故呈现增多的趋势,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了煤矿企业
本文建立了双圆环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双圆环面二包副)传动啮合分析的数学模型;结合啮合原理、数值运算,分别得出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啮合过程中的啮合函数、蜗杆螺旋面和蜗轮齿面方程、以及包括啮合界限函数在内的一些列啮合特性参数。通过算例,基本搞清楚了双圆环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啮合特性,以及设计参数对啮合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双圆环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具备一系列优良的啮合特性,例如,蜗轮齿面上存在宽阔的接
安全管理是一个涉及人—机—环因素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往往也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其中人因失误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研究人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