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独特的环境适应性造就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传统,这种在现代化经济、文化体系格局中产生的特殊位置的民族文化,使得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性与持续发展可能性。民族旅游的发展必然对民族旅游地带来广泛影响,当地居民是这些影响的主要承担者。关注居民对民族旅游影响的认知是提高民族旅游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民族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野调查和市场细分方法,对民族旅游地不同类型居民旅游影响认知态度进行实地采访;采用社会调查方法,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来探讨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并将居民分为三种类型进行描述。最后提出调整民族旅游地旅游影响、培育居民对民族旅游发展积极态度的策略。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基本信息,包括研究选题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论文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国外研究旅游影响文献进行综述。首先对民族旅游与民族旅游地、民族旅游影响、旅游影响认知态度等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针对国内外研究文献,分别从旅游影响认知态度研究总体状况、研究理论、方法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综合评述并阐明本研究力求的创新点。第三部分重点对居民民族旅游影响认知案例进行分析。在通过调查市场分析后选定调查对象,以民族旅游地居民的视角对调研材料进行归纳、比较分析,以讲述故事的方式阐述居民对民族旅游影响的认知。第四部分是对居民旅游影响认知态度问卷调查。根据理论综述、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实地访谈、调查研究等,形成对民族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认知调查问卷。通过各类分析方法,对问卷收集的居民对旅游影响认知态度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法对不同群体认知态度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通过分析,试图找到调整居民认知态度策略。根据民族旅游地居民的认知态度状况,对调整旅游影响、培育积极态度提出建议、措施。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提出本研究的局限及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