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同形异义词对中国学习者的干扰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a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语研究对双语者的二语习得,语言教学等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双语词汇的通达,存储以及相互干扰一直是双语研究的重点问题。双语研究学者们先后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被试,手段等获得了不同的证据,提出了不同的假设和模型。而至今,实验对象很少涉及三语者。为弥补这一空缺,本实验对三语者语言词汇加工的认知本质进行了试探性研究。我们采用语义启动实验观察了三语者识别语言模糊词(同形异义词)的情况。实验利用E-prime软件在电脑上进行。被试为母语为中文的非熟练程度英法中三语学习者,他们被要求判断电脑上显示的单词是否为英语单词。原始数据在SPSS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了确定跨语言激活时语境的约束作用,我们在目标词前面加入了和目标词语义相关和不相关的启动词。数据分析过程中,在未对刺激和被试进行分类之前,我们没有发现同形异义词和非同形异义词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有显著差异。我们将这个结果归因于本实验的条件。所有的刺激词材料都是英语单词或非词,这就导致法语和汉语在该实验中只有很小程度的激活。接着我们将被试者按照英语的熟练程度进行分类,发现熟练程度对双语通达激活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现象可能和被试者英语和法语水平差异相关。然而当我们将刺激材料按照在英语和法语两门语言中的词频进行分类后,则发现词频对目标词正确意思的激活有很大的作用。目标语言中高频词可以促进正确的单词激活,而在非目标语言中高频则会抑制或干扰目标语言的顺利激活。最后,我们得出了结论,对于非熟练程度的中国三语学习者,在全英语语境条件下,目标词在不同语言中的词频对目标语言的正确通达有显著的作用。而单个单词语境以及被试者熟练程度对目标语言激活没有明显作用。继而,我们针对多语者语言存储模式提出了假设性模型,并且对英法语言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己成为整个世界的发展潮流。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中国作为WTO成员国
期刊
自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起,毕业生调查在世界各国兴起,针对研究生毕业生的调查也在国内外的高校中多了起来。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某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毕
期刊
本文以法国学者Sperber和英国学者Wilson在1986年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关联翻译观,并将之应用于中文旅游资料的英译中。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寻找关联的单一的明示-推
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高校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开展发展党员预审答辩制、发展党员公开答辩制的尝试,能有效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To do a good job of dev
期刊
本文尝试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探索隐藏在儿童世界里的意识形态并以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作为本文的个案研究。近年来,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共语篇的分析上而
本研究主要探究隐喻构建论点的语篇功能。认知语言学领域内的语篇研究揭示了隐喻具有强大的阐释力。然而,关于隐喻如何构建语篇中的论点(或论证)的专门论述却十分鲜见,本研究将以
亨利·赖德·哈格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晚期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主要以非洲为背景并致力于创建一个虚构的黑色非洲神话。作为一名具有非凡想象力的多产作家,哈格德一生创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