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信任、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关系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成为了提升企业效率及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创新需通过员工创新实现,员工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微观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体很难拥有所有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阻碍了员工进一步的创新,创新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彼此间知识和技能的共享。然而,知识的共享一定程度上是贡献了员工特有的经验和技能,一旦被其他员工所掌握,对知识贡献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产生潜在威胁,知识共享双方的人际关系好坏决定了知识共享的程度,同时,人际信任作为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人际信任的好坏也必然对员工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员工创新不仅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组织创新氛围也是影响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中国情境下对人际信任划分为谋算型信任、认知型信任与关系型信任三种类型。接着,以隐性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把人际信任、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三者结合起来,探讨哪种人际信任类型更能促进员工创新。然后,深入探究在组织创新氛围下的人际信任对员工创新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人际信任对员工创新正相关;组织创新氛围在人际信任与员工创新之间起了部分调节作用;隐性知识共享在人际信任与员工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根据论文的研究,对如何提高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提出如下建议:(1)在企业鼓励员工创新推广的实践中,管理者应区分不同工作职位、共事年限的员工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管理者在创新实践时,对共事时间较长的员工可减少资源投入,加大对共事时间较短一类员工的精力及资源投入;(2)促进组织内人际信任的发展,为隐性知识共享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平台。管理者可采取跨部门、培训、轮岗等正式沟通的方式促进员工间的交流与合作,或通过定期的野外拓展、免费茶室等非正式的沟通方式增进员工间的了解,建立良好关系,加快员工关系由“圈外人”向“圈内人”转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员工整体创新水平;(3)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认知水平。管理者则可通过加强教育、改变观念等入手,增强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进而促进员工创新。
其他文献
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5月共施行剖官产手术1020例,其中合并心脏病者7例,现将这7例心脏病病人剖宫产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在高中数学的授课中,将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有益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本文针对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各项分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关键。作为深化校院两级管理的重要举措――权责清单制度,在破解校院权责界定不清、权责调整缺乏规划
目的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OEC)是少见的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文分析OEC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探讨MRI在诊断OEC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OE
把废催化剂回收,可从中提取出贵金属,并让其中的有害物质无害化,以此解决废催化剂带来的环境污染。所以,对于贵金属钒的浸出,是利用相应的方法——氧化焙烧进取法,从使用后的
1心理治疗配合文化时需要考虑的层面文化精神医学的发展,帮助临床专家或学者们开始注意并意识到,心理治疗的施与要考虑患者的民族背景及文化习俗。过去临床专家或学者们论述配
目的比较分析CT腰椎间盘造影及MRI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诊的50例疑似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RI、CT平扫及CT椎间盘造影(C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