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235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仲舒推《春秋》言天人相与之际所形成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两汉经学的主流思想,并随两汉学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完善。至汉魏之际,思想发生剧烈变革,经学衰落下去,玄学和佛学作为一种新思想成为魏晋学术的代表,以与两汉经学相区别。玄学和佛学,尤其是玄学从经学的困境中发展出来,这点毋庸置疑,然关于玄学与天人感应思想的关系,则不能简单地认为天人感应思想随经学的衰落而衰弱消亡了。天人感应思想与经学的关系是依附关系,即“假经设谊”,经学的衰落自然导致天人感应思想依附于经学的部分遭到了玄学的批判,确实随玄学的产生而衰落下去;然天人感应思想有其内在的理论基础,其与玄学交叉之处不多,在魏晋时期的史料中仍然可以看到大臣和人君时常会因灾祥之事而上灾异疏或下罪己诏的现象,这与两汉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具有一致性,这似乎可以说明在魏晋时期的思想变革中天人感应思想仍然占据一定的地位。佛学与天人感应思想交叉之处也不多,只是在佛教的报应思想上与天几感应思想有一些相关的地方。天人感应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善恶感应观念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时在中国传播的佛教报应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善恶感应观念,两者没有根本的分别,一般人常常把二者混淆为一事,甚至当时的僧人也难以辨别两者的区别所在,至慧远在《三报论》中讲三报之事才把佛教的报应思想与本土的善恶感应观念分别开来。佛教的报应思想与天人感应思想在承受时间和承受主体上部有相同和差异的地方,两者为补充和发展的关系,虽报应思想在个体的善恶感应观念上似乎与天人感应思想有冲突之处,然因报应思想不讲天人相与之际,其与天人感应思想无根本的冲突。
其他文献
本刊上期刊登了作者对如何做好报纸气象新闻的文章,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这期刊登作者对电视气象节目的分析文章。从中可以看出,如今媒介越来越重视对资讯服务类信息的深加工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充分发挥梧州、贵港航运枢纽城市作用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信心和决心!”贵港市代表热烈讨
新时期以来的美育理论多是以美育的目的作为逻辑起点建构起来的,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对美育理论建构的现实背景的考察,过于强调审美的超越性,从而与现实产生了隔膜。由于这些理
期刊
在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刻不容缓地凸显出来。造成矿山环境问题及影响矿山环境治理的主要因为是长期以来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十分薄
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迄今尚未引起科学技术哲学界的足够重视,在马克思主义这个巨大的王国中,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成了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事实上,在恩格斯的著作《英国工人阶级
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作为一种包容式德性与大度并列为德性之首,包含了勇敢、节制、明智等各种德性,在亚里士多德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现代意义的公正更多的是
以紧凑高抗玉米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研究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分别喷施“增产胺”、“吨田宝”及“DA-6”3种不同类型化控剂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
期刊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国的转型不简单是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而是全面现代化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是新型现代化,是要实现新现代性,政治改革是是新型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