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硇村:乡村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研究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记忆研究不断受到学界的关注,并成为众多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媒介与记忆之间的关联问题,则是向对方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拓展和延伸。作为记忆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文化记忆在研究中似乎包含了一切文化文本:口头的、书面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记忆的本质在于其可塑性和重构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逐渐成为承载记忆的主要方式,媒介也就承担起对群体和社会进行重构和传承文化记忆的重任。至于如何进行选择与重构,就必须要根据当下的需要,站在现在对过去进行重新解释或者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建构,所以记忆是一种主观的选择与重构,不是一个物理的储存库。本文从文化记忆和媒介重构的理论角度对乡村文化记忆在大众媒介中的呈现进行分析,采用跨学科、全方位、多层次的方法研究媒介是如何对乡村文化记忆进行重构的。在媒介对乡村文化记忆的重构下,王硇村的文化记忆主要呈现出:王硇村的古村落历史文化记忆与始祖民间传说的民俗文化记忆相结合的历史民俗文化记忆以及古石楼建筑记忆,在建筑记忆中,媒体塑造了“南北合璧”、“北方川寨”等王硇村古石楼形象。本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王硇村报道的具体情况,选取2010年1月1日到2016年8月31日不到七年时间内关于“王硇村”的报道进行内容和话语分析。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媒介对王硇村的文化记忆重构呈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和遗忘性,作者通过对分析后的归纳,试图从媒介重构文化记忆的深层次机制去探讨媒介对王硇村的文化记忆进行重构的机制形成问题,以及重构之后的文化记忆将往何处去的问题。基于此探讨和研究,希望笔者的拙作能够对文化记忆理论以及媒介重构等研究问题有所贡献。
其他文献
2005年采集了福建省三明、龙岩、南平3个主产烟区有代表性的植烟土壤样品557个,并进行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主产烟区土壤质地以粘壤土、壤土和砂壤土为主,土
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鸟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并观察研究在主要景点岩壁上混合营巢的两种鸟类:白腰雨燕(Apus pacificu kanoi)和烟腹毛脚燕(Delichon
文章首先通过分析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及其核心问题,揭示了高校"信息检索"课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其次通过分析"信息检索"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指出了改革"信息检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其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发育的阶段,做好后勤管理工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本理念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打造适合学生的历史课堂,并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学习。还可
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来探讨对该病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进而为治疗此种疾病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我院近年来15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探讨对慢性胃炎
燃油管道式烘丝机依靠燃烧炉调节工艺气体温度时,由于燃烧炉温度控制反应较慢,调整过程中存在超调现象,导致叶丝的出口温度和含水率波动较大,影响叶丝质量。改进后的燃油管道
在双创政策的驱动下,中小企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为求更好地发展开始注入新鲜活力,知识型员工作为价值创造的智力载体,面对复杂的内外组织环境备受压
该文从可持续性建筑概念产生的原因入手,在分析生态建筑本质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亚生态建筑”的概念,初步探讨了可持续性建筑的几种基本层次和类型。
对发电侧电力市场2级委托?代理机制下的发电商1类串谋子契约(即作为代理人的发电商之间的串谋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发电商的串谋行为对市场溢价的影响,溢价水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