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竹枝词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_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枝词本是肇始于中古的巴渝民歌,入乐演唱,伴舞和声。至中唐,以刘禹锡为代表的诗人对此进行了拟作,创制了文人竹枝词。此后,文人对竹枝词的创作实践从未间断,绵延千年,这使得目前留存的竹枝词数量相当惊人。不计各种未曾出版行世的竹枝词,仅《中华竹枝词全编》收入的竹枝词就有近7万首,其数量已远远超过《全唐诗》的总量。在各地竹枝词中,江南竹枝词的规模最为庞大,仅《中华竹枝词全编》就收入3万余首,约占全书作品总量的50%。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宋代至清末的江南竹枝词,笔者拟论述其地域特色、呈现其演变的过程,藉此整体把握其存在样态,为全面研究竹枝词奠定一定的基础。绪论回顾了前人对江南竹枝词的研究成果,并交代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与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采用江南竹枝词材料,揭示了竹枝词与传统诗学的关系,即竹枝词的韵文学传统、咏物传统、乐府传统、“女儿”传统。第二章以地域特色为中心,阐释了江南“吴声”竹枝词、介绍了江南竹枝词本土化的题名,彰显了江南竹枝词的水域性。第三章以具体作品为例,再现了江南竹枝词形成时的特质;以时间为线索,宏观勾勒了江南竹枝词的发展;从文人写作心态与诗学观念入手,论述了江南竹枝词的转型。附录部分考述了江南竹枝词文本编撰的现状,以期引起出版界的重视。全文把江南竹枝词视为整体进行研究,以此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广东省汕头市前美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岭南地区潮汕民系聚落的典型代表。其聚落的建设由聚族而居到析居而聚,呈现阶段性特征,形成了"建筑单元-建筑组群-聚落"的聚落
《诗经》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最早的一部民俗史料集。孙作云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他从文学、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个角度对《诗经》进行
本文以汪曾祺的京剧剧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汪曾祺不同时期的小说作品,在对其京剧作品进行分期的基础上,以其小说文本创作到京剧剧本创作跨文本写作方式的独具特色为切入口,论证
魏晋玄学与朱熹理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两大思想潮流,它们有着极强的哲学思辨和系统义理,尽管中间相隔数百年,然玄学之“本末”、“体用”、“言意”、“动静”、
本文以明代温州府的作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有明一代温州作家全面的考察研究,包括对作家生平著述的考察和文学作品的研究,描画出明代近300年温州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地
辽代文学处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低谷,前人对辽代文学的评价往往是略而不提,或一带而过,辽代文学的研究长期处于冷寂状态。二十世纪以来,对辽代文学的研究开始打破长期冷清的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BEAM方案预处理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松原市中心医院2011-01—2014-01收治的3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
神秘性书写和神秘性语境的有意味营造,是贾平凹长篇小说引人注意的特征之一。这种神秘性书写选择在贾平凹长篇小说里的有意味呈现,是与贾平凹的创作追求分不开的,也与贾平凹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辛亥革命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民主和共和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尤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已经得到了学者们比较广泛的探讨,但马克思的消费异化思想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生产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