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1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刚石膜具有最高的硬度、最高的热传导率、高耐磨性、较低的摩擦系数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性质,是一种高品质的摩擦学涂层材料。但是由于金刚石膜与硬质合金基体间的结合力比较差,涂层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薄膜容易脱落,引起早期失效,因此提高金刚石膜的结合力成为提高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质量的关键因素。本论文以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制备结合力良好的金刚石膜为出发点,以复合过渡层技术为主导,利用在线HF-CVD技术制备了SiC过渡层的金刚石膜、利用复合沉积技术制备了Ti基复合过渡层的金刚石膜,系统研究了复合过渡层的制备工艺、成分、结构与膜基结合力的关联性,研究了金刚石膜的微观结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1)利用在线HF-CVD制备了SiC梯度过渡层的金刚石膜。在金刚石膜和基体之间有一层大约7μm厚度的SiC过渡层,SiC过渡层有效降低了基体与金刚石膜间因晶格失配合和热膨胀系数差异的所带来的内应力。金刚石膜的结构致密,在生长方向上具有典型的柱状晶的特征,厚度达到153μm。拉曼光谱显示金刚石膜主要由结晶良好的金刚石晶粒组成,石墨相的含量极微并且残余的压应力非常的小(0.397GPa)。金刚石膜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大约是0.134,同时,在油润滑条件下,金刚石膜的摩擦系数极低(0.0413);在干摩擦条件下,金刚石膜磨损机制主要为微断裂和磨平。(2)通过利用多功能离子注入设备和HF-CVD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结合力较好的金刚石膜。仅经过酸蚀处理的样品(D1),离子注入处理的样品(D2)和注入加过渡层处理的样品(D3)都能够有效的去除硬质合金表面的钴元素。样品D1没有能够得到连续的金刚石膜,沉积得到的大部分是石墨。样品D2和D3得到了连续的金刚石膜,膜结构致密,拉曼光谱显示其主要成分为金刚石。样品D2和样品D3的残余内应力分别为4.42GPa和1.36GPa。两组薄膜材料的摩擦系数曲线变化趋势相近,样品D2和D3的在干摩擦条件下平均摩擦系数分别为0.15和0.17。(3)揭示了导致金刚石膜与硬质合金基体间的结合力差的原因,阐述并比较了改善结合力的方法,发现利用载能离子制备复合梯度过渡层是提高膜基间结合力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骨髓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动员效果,观察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数
目的研究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ASAⅠ—Ⅱ级的门诊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观
新建加氢裂化装置热高分气/冷低分油高低压螺纹锁紧环换热器E-01006,在开工预硫化期间出现了管板和换热管管口焊缝开裂问题。通过介质状况、材料和应力等方面的分析,证实是由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3月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治为脊髓型颈椎病的32例患者的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属于医改范畴的相关政策接二连三出台,使医药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当前,医药工业的发展趋势是"换挡、变速、趋缓";药品招标在各省市各行其道
背景与目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常可引起一种叫短暂神经症候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它的发生率与高渗葡萄糖溶液配制成的重比重局麻药的使用率呈正相关。有关研究发现高渗葡萄糖
法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近十多年来,法国政府利用法律工具、经济工具、信息工具、合作工具积极推进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呈现出至上而下、以法律规制为主、公私合作为辅
患者女,85岁,主因劳力性胸憋、胸痛2年.加重伴右上腹疼痛10d。于2010年12月28日收住心内科.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6.2℃,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0/80mmHg。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主导线索。笔者根据长期教学实践,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引起共鸣,引导学生
背景:近年来,经椎弓根穿刺或置入内固定的各种手术方式如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内固定、脊柱侧弯矫形术等,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上胸椎(T1-T3)由于椎弓根直径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