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钻方位声波测井换能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钻方位声波测井仪器在井周不均匀地层方位成像测量中至关重要。针对随钻过程中,对地层进行方位速度测量这一问题,本文基于瓦片状随钻方位换能器,综合考虑了压电-井孔调制作用,从理论及实验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根据随钻方位换能器的性能要求,分析了结构、材料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最终设计出了符合随钻方位测井要求的声源,指出了该随钻方位声波仪器在井周不均匀地层及跨界面地层中的综合应用。全文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随钻方位声波测井的特殊要求设计出了性能良好的方位换能器。首先为了使隔声体更好地压制钻铤波,使得换能器谐振频率落在隔声体的有效隔声阻带之内,研究了谐振频率与尺寸、材料参数的关系规律。然后为了提高方位测井在地层中方位速度分辨率,研究了方位声源指向性曲线的波束角随换能器开角的变化规律。为了克服随钻测井中较大噪声环境的缺陷,研究了辐射能量与激励频率之间的关系,并且与单极声源进行了对比。综合上述的分析,确定了换能器中压电陶瓷的结构参数为开角?=60°、高度h=90mm、厚度T=6mm,材料为PZT-4材料,封装外壳结构参数为开角?=64°、高度h=122mm、厚度T=10mm,材料为环氧树脂材料。第二部分基于上述理论设计的随钻方位换能器,研究了其在随钻方位测井中的应用效果。首先分析了上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指向性、辐射能量等声源参数,然后实验研究了隔声体对该方位声源的隔声效果,并且数值研究了基于该声源的方位声波仪器在均匀地层、各向异性地层及跨界面地层中的地层信息评价能力,并且在实验井中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换能器声源性能与数值研究结果吻合,并且刻槽隔声体对方位声源产生钻铤波具有较强压制能力。基于该声源的方位仪器在均匀地层中可以准确测量地层纵波,在各向异性地层中可对井周方位纵波进行准确识别,在跨界面地层中可以准确确定地层界面位置,并且可以确定界面两侧地层的纵波速度。本文的研究对于随钻方位声源的设计及随钻方位声波测井仪器的开发使用具有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西沙群岛海域生物礁自中新世以来持续发育至今,西科1井揭示生物礁地层厚度达1257.68m,为全取心井,具备大量岩心标本以研究其岩石特征、储层、成因机制。本文研究区位于西沙群岛岛礁区,以西沙群岛西科1井为基础,根据最新发现的十一层白云岩样品,通过岩心标本观察、薄片分析、X粉晶衍射分析、有序度分析、主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西沙石岛西科1井白云岩的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研
碳酸盐岩油气藏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油气储量大,具有非常高的开采价值。电阻率测井是最重要的测井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在油气储层评价中。由于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十分复杂,导致电阻率测井资料解释常出现偏差。目前碳酸盐岩储层各种孔隙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缺乏定量化的表征,因此本文在制备含特定孔隙结构人造岩心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同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对碳酸盐岩电阻率影响规
轮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发育轮南和桑塔木两组断垒带,三叠系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多年来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然而,研究区三叠系砂体横向广泛发育、纵向叠置,油层分布复杂,对沉积微相的精细研究,预测有利砂体的分布范围,有助于合理部署井位并提高采收率。本文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等,对轮南及周缘地区三叠系进行系统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结合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等相标志特征和物源信息
寒武-前寒武系油气资源是我国三大海相克拉通的勘探热点。德阳-安岳裂陷槽东侧发现了规模非常大的海相气田——安岳气田,西侧还没有取得突破,可能是成藏过程存在差异性。汉深1井是一口勘探失利井,灯影组四段白云岩为其主要储层,作者探讨了它的油气成藏过程与勘探失利的原因,从而说明该区天然气有利的勘探方向,对于西侧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以及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系统研究了灯四段储层的
冀东油田庙北地区,位于黄骅坳陷北部的南堡凹陷的西南庄断层下降盘。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开发,目前处于后期调整阶段,小层划分不精细、油藏微构造特征不清楚、储层参数分布特征不明确以及缺少精细的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等问题成为制约采收率提高的重要因素。通过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及录井等方面的信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的馆陶组开展了精细地层格架建立、油藏微构造特征刻画、沉积微相识别及划分、储层参数分布描述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是地下勘探的重要手段。在众多数值模拟方法中,有限差分法以其方法简单、稳定等优点成为近年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传统的有限差分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即网格单元通常是矩形,难以准确描述弯曲界面或者不规则模型边界的位置,也难以在关键区域实现局部细化。随着勘探对象的日益复杂化,无网格有限差分法以其极高的几何灵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网格节点分布过程简单直接,无需复杂的网格剖分或者网格映
本论文在充分理解、吸收前人已有的勘探和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地质、地震、钻井、测井、遥感、重磁以及航磁等多项资料,应用现代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手段,以断裂体系特征及其动态演化为主线,结合断裂发育特征及侧向封闭性的定量分析,综合各成藏要素研究成果,进一步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断裂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完善了与断裂相关的油气成藏模式。首先,利用地震、电磁剖面的识别,结合重磁资料
济阳坳陷盆地内部地质构造复杂,盆地内已开采的油气资源远小于盆地内的资源总量,原因之一是盆地内发育许多断层,且断层彼此之间存在多期叠合及相互切割的现象,影响了后续有利勘探目标的选择及评价质量,对研究区块相关断裂带结构的研究在实际生产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济阳坳陷断裂带结构测井评价研究的主题,充分调研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收集整理了研究区块地震、岩芯、录井、测井等资料,对本区块发育的断裂带结构模式进行
随着世界油气田勘探重点转向海上、薄层等油气藏,大斜度井/水平井的数量越来越多,传统电缆测井探测受限于井斜角等问题,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无法准确提供地层电阻率信息,而随钻电磁波测井技术有着分辨率高、对地层各向异性敏感,而且具有较大的探测深度等众多优势,因此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被广泛应用。尽管随钻电磁波测井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广泛应用,但其仍存在以下问题:(1)探测深度浅,无方位探测能力;(2)受地层
速度建模作为地震勘探的核心技术,其精度不仅关系着地下构造偏移成像的质量,还影响着地震资料解释的可靠性。地震勘探速度建模的方法主要有层析成像、偏移速度分析、叠加速度分析以及全波形反演,其中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仅利用地震波的走时信息对地下浅层速度场进行反演,对长波长的背景速度场具有较好的建模效果;全波形反演方法则利用地震波的全波场信息对地下的物性参数场进行重建,理论上能够获得最高分辨率的地下构造成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