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草对水稻及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干扰作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稗草对水稻的干扰一直是水稻生产中的难题,这种干扰不仅包括竞争和化感作用,而且还有土壤理化因子、土壤微生物和一些土壤酶的参与,所以本研究从水稻、稗草和土壤因子三者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稗草对水稻的干扰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1、田间条件下,水稻和稗草共生土壤的各种养分在水稻根系附近的分布更丰富,稗草对养分的消耗能力强于水稻:共生处理,化感水稻品种PI312777根区养分含量明显升高,而普通水稻品种辽粳9根区土壤养分含量降低。   2、和稗草共生,PI312777和辽粳9根区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C含量均显著下降,稗草受水稻的影响微生物生物量C含量也被抑制。化感水稻PI312777根系周围细菌和自生固氮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氨化细菌的数量明显下降,而放线菌无明显变化;普通水稻根系周围细菌、真菌、放线菌及氨化细菌数量均显著减少,自生固氮菌数量明显增加。   3、从脱氢酶、脲酶、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比较两个水稻品种对抗稗草干扰的能力,化感品种PI312777的表现明显优于普通水稻辽粳9,稗草的存在显著诱导促进了PI312777根区土壤脲酶、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4、稗草群体的生命活动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包括细菌、放线菌、自生固氮菌及氨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均有促进作用,而对真菌数量表现为显著抑制。适当的稗草群体对土壤养分的活化作用明显,包括土壤中总N、总P和总K,提高了铵态氮、有效P及速效K的含量,而稗草密度过大则会过量消耗土壤养分。稗草群体的生命活动促进了土壤中脱氢酶、脲酶、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5、稗草萌发液及稗草的伴生对三叶期化感水稻化感物质有诱导作用,而且稗草萌发液对水稻的萌发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普通水稻品种辽粳9,表明稗草萌发液对水稻有抑制作用。   6、稗草萌发液促进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稗草萌发液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真菌和自生固氮菌被高浓度稗草萌发液抑制,而自生固氮菌在培养时间7天以后,适当的浓度可以促进其繁殖。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i4Ti3O12-Bi3TiNbO9(BIT-BTN)和Bi4Ti3O12-SrBi4Ti4O15(BIT-SBTi)铋层状钙钛矿共生结构铁电薄膜,研究了制备工艺和结构变化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低温等离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CyclotronResonance,简称ECR)等离子体技术也得到广泛关注,应用于薄膜制备、刻蚀、表面改性等工艺中。 本论文利用光发
  五维荧光显微成像系统是一套基于皮秒高重复频率扫描相机的多光谱分辨荧光寿命显微成像系统。五维荧光显微图像包含有三维空间信息,一维荧光光谱信息,一维荧光寿命信息。本
在微电子集成技术日益受到挑战的今天,纳米电子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进行纳米技术基础研究。在国内,纳米电子
当多晶硅栅MOSFET's的栅长降低到亚100nm,栅氧厚度降低到2nm以下后,过大的栅隧穿漏电、日益严重的B穿透现象以及多晶硅栅耗尽效应将严重限制CMOS器件的进一步发展。将超薄Si3N4
近十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迅猛发展和 CMOS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低成本的 CMOS工艺实现高性能射频通信电路和系统成为可能。作为无线传输设备的核心器件,射频集成电路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是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揭示景观演替的机制和规律,探寻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洞庭湖流域是我国南方重要
本论文选取了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Ait.)Hassk)、南非叶(VernoniaamygdalinaDelile)及卡瓦胡椒(PipermethysticumForst.f.)三种传统药用植物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这三种植
在半导体制造和微细加工领域,光刻技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光刻技术分辨力的不断提高,相应的高精度掩模制作难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大部分高精度掩模都是采用电子束光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