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对立逐步向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城乡教育的发展差距却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扩大了城乡学校的发展差距;另一方面,乡村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缺失导致其发展面临重重障碍。本文首先对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进行了说明,其次运用文献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紧接着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对乡村与乡村学校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运用观察和访谈法,在整理分析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并对典型学校的整体治校方式进行呈现,这既是本研究的基础也是本研究的立足点。本文综合运用了教育学与社会学的相关知识,结合对河南省几所乡村学校的实地调研考察,从不同的维度对乡村学校进行分析。首先是县域整体教育的视角,对区域整体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其次是普通乡村学校的视角,指出了制约乡村学校发展的因素,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方面的因素展开了论证。再次是优质学校的视角,对优质学校的治校方式进行呈现和解读。本文的典型案例是三所乡村学校,A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突出了校长拥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后所做的努力,使学校获得了快速发展。通过呈现A学校治校的具体做法,期望其他乡村学校借鉴民办学校灵活的管理模式,学习民办学校校长灵活性的办学经验。B学校与C学校是公办学校,学校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校长的精神引领。本文的最后章节提出的政策建议从政府角色定位、校长自身能动性以及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这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对政府提出建议,对影响乡村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利因素做一些完善和调整;另一方面对学校提出建议,校长进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为学校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