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对管理层进行长期激励的有效机制。作为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和运用也是专家和学者比较关注的话题。股权激励是随着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委托-代理成本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性薪酬激励制度。股权激励在国外已经有了成熟的运用,而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运用股权激励的历史较短。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2006年1月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8年相继发布了《股权激励备忘录1、2、3号》文件,我国上市公司也具备了进行股权激励的政策环境。而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又是股权激励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对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和运用进行总结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选择了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98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比较分析法就不同模式的股权激励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现有股权激励方案的各个要素进行详细的解析,其结果认为:虽然股权激励在我国有了很多尝试,但是股权激励的效果并没有有效的发挥,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着模式选择单一、业绩考核指标选择不合理、有效期和等待期较短、行权价格偏低等问题。这就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长期激励性不足,容易引发管理层的短期行为。最后,对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的优化提出了部分意见,以及为股权激励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