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中磷素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棕壤长期施肥(1979年-2004年)不同轮作周期中土壤全磷以及各种形态磷分级测定,系统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磷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并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中各种形态磷的生物有效性。   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磷、活性无机磷、中等活性无机磷与玉米吸磷量之间均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中等活性无机磷与玉米吸磷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大,说明中等活性无机磷对玉米吸收磷素的贡献最大。中等活性有机磷与玉米吸磷量达到5%的显著水平。各磷组分对有效磷贡献大小的顺序为:活性无机磷>中等活性无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残余态磷>磷灰石型无机磷。
其他文献
生活当中肯定会有粗心的存在,但是学习当中的粗心,不仅仅是字面上理解的疏忽大意,而是由很多问题堆积起来导致的结果.不会审题;抓不住题目的重点;没有很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教会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正确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淀学生的数学
采用196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以及冻融作用对延边地区稻田土壤机氮组分分布的影响。旨在为延边地区稻田土壤氮循环研究及其合理施肥提供科学
为了辽宁省葡萄产业化示范县(市)——北宁市葡萄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该市主栽品种:巨峰葡萄的土壤基本状况及其施肥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葡萄生产中存在施肥量大、施肥次数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新教学方式.其中,童话故事教学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实用,而且因为小学生年龄和认知阶段
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的营养遗传特性,充分挖掘其本身利用养分和水分的潜力,培育或选用那些对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高的基因型品种是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投入的一条重要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广泛,也逐渐渗透到了教育行业中,带动了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这种改变也为我国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容忽视.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把握教材内容,巧抓数学本质,重视榜样力量,组织数学实践等教育策略,把德育化作春雨浸润学生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重中之重,而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怎样更好地利用数学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成了初中教学中值得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