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铜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8698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是生物冶金工业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细菌,也是目前生物冶金的微生物菌群中研究得最多的细菌之一。与大多数细菌相比,A.ferrooxidans能耐受更高浓度的铜离子,但是其抗铜的分子遗传学机理仍不清楚。本文研究了A.ferrooxidans菌株DC和26#对Cu2+、Zn2+、Cd2+、Pb2+、Ag+五种重金属离子的最高耐受能力,结果显示DC菌和26#菌对Cu2+和Ag+的耐受能力差异较大,26#菌对Cu2+和Ag+的耐受能力分别是DC菌的5.5倍和2倍。A.ferrooxidans ATCC23270的全基因组已被测序,其全基因组注释信息中,有四个基因被注释为与铜抗性有关,本文以抗铜基因Afe1073(在TIGR网站上的登录号分别为AFE1073)为对象,研究了它与细菌铜抗性之间的关系。成功克隆了A.ferrooxidans菌株DC和26#的抗铜基因Afe1073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26#菌的抗铜基因Afe1073与标准菌株ATCC23270相比有两个氨基酸的差异即丙氨酸(A,248)和丝氨酸(S,754)。Real-time PCR方法检测A.ferrooxidans菌株DC和26#在不同铜离子环境中抗铜基因Afe1073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抗铜基因Afe1073对Cu2+的应答非常敏感,表达量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最高耐受浓度下DC菌的抗铜基因Afe1073的表达量上调了4610倍,26#菌的抗铜基因Afe1073上调了518倍。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抗铜基因Afe1073表达的蛋白质具有P1b1型ATP酶的所有特征序列,P1b1型ATP酶是一种定位于膜上的离子泵,分子模建的结果进一步显示参与决定离子泵泵出何种重金属的保守氨基酸残基位于跨膜结构域的一个狭小区域内,而26#菌的抗铜基因Afe1073的一个突变氨基酸丝氨酸(S,754)正好位于这一区域内。研究Ag+对抗铜基因Afe1073表达量的影响发现,Ag+的存在,提高了A.ferrooxidans菌株DC和26#对Cu2+的耐受能力,Real-timePCR结果显示Ag+也能激发抗铜基因Afe1073的表达,在最高耐受浓度下,DC菌和26#菌的抗铜基因Afe1073表达量分别上调1.35倍和866倍。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抗铜基因Afe1073在细菌铜抗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这种极端环境下生长的细菌的抗铜机理,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提高A.ferrooxidans的铜抗性以改良优化生物冶金工艺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正>肝硬化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失代偿期),主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血液循环障碍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突出表现,
目的探讨研究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应用价值并作出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自愿性参与该次研究工作的
本文借鉴弗里德曼将收入分类的思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根据收入来源及其特征将城镇居民的收入分为稳定性收入与非稳定性收入,建立消费函数模型。通过研究发现稳定性收入的
以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untumvar.Cerasiform e)的下胚轴、子叶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质量浓度6-BA和NAA的1/2 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实验结果显示:消毒方法对种子发芽率
环境会计是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谐、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微观企业为研究主体,以其实施环境会计所需的内、外部条件为依据,提出了推动环境会计实施与发展的相关建议
介绍了火灾烟气及其毒性组分的毒害作用,对火灾烟气毒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综述。着重分析了火灾烟气毒性评价与预测方法,探讨了火灾烟气毒性预测与性能化评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在诊断脑微出血及评估急性脑梗死预后中的应用价值,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对47例发病6~72h内未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醒脑静注射剂辅助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中国古典舞三大技术技巧即跳跃、旋转和翻身,是具有明显传统文化符号的技术技巧,是融入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古代舞蹈的部分元素而建立起来的古典舞技术技巧系统。伴随着艺术的
【正】 二战之后,英国的亚文化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者们作了四方面的探讨:首先,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早期社会生态研究;其次,从教育社会学出发的研究,包括青年、娱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