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RPC-NC组合截面梁优化设计与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zhedetian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耐久性能好的混凝土结构,实现混凝土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是土木工程的研究方向。传统钢筋混凝土梁耐久性失效首先发生在截面受拉区的角区,这是由于角区混凝土碳化速度较快,导致角区钢筋腐蚀速度快以及角区混凝土抗锈胀能力弱所致。因此,梁截面受拉区的角区是混凝土梁截面耐久性的薄弱区域,提高梁截面受拉区混凝土的耐久性就成为关键。 本文从优化钢筋混凝土梁截面耐久性设计的角度出发,利用新材料—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高耐久性的特点,并考虑其脆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梁截面形式——预应力RPC-NC组合截面梁。在梁的受拉区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极大地保护了受拉钢筋,提高了整个梁截面的耐久性。施加预应力避免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截面的脆性。 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总结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对新材料RPC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依据RPC的材性特点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特点,提出预应力RPC-NC组合截面,对该组合截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2、对预应力RPC-NC组合截面梁的力学性能、使用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预应力RPC-NC组合截面梁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裂缝间距、裂缝宽度、刚度等的计算公式; 3、总结了优化设计理论和ANSYS中优化建模技术,虚拟实际工程,设计了预应力RPC-NC组合截面,并运用ANSYS对其进行优化分析; 4、最后,通过对预应力RPC-NC组合梁与其他形式的预应力RPC梁和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对比,进一步阐述预应力RPC-NC组合截面梁的优点。
其他文献
花岗岩残积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布广泛,被相关规范认定为一种特殊土,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当前,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高速发展,地基基础工程计算等方面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建筑地基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问题由来已久,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使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而有机物污染使可利用的水资源更加缺乏。吸附法是一种经济有效、易于控制的有机污染处理方法,石墨烯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由于石墨烯在水中易团聚,以及不易分离等特点,限制了其应用,而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的出现解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高层建筑结构向着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带有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得到了大量应用。其中梁式转换层以其受力明确、传力途径清晰、构造简单
近年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我国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率较高。基坑工程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同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查明并全面分析导致基坑失效破坏的各种因素及
在钢框架结构体系中梁柱弱轴连接和强轴连接一样普遍,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梁柱弱轴连接研究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刚性方面,因此有必要加强弱轴半刚性连接的研究。腹板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国内许多实际的隔震工程都采用了橡胶隔震器与地下室悬臂柱串联的结构方案。这种隔震结构具有隔震层空间大的特点
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方案合理与否、施工质量好坏是建筑是否安全与经济合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是典型的黄土梁峁分布地区,地基土有自己
根式沉井基础是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根据仿生学原理提出的一种新式基础。该基础在沉井井壁预留顶推孔,待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后通过预留孔在土层中顶推预制根键,挤密周围土体,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土建、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会经常遇到软弱地基,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层出不穷,许多经济、快速、有效
近些年来,在钢结构建筑中利用偏心支撑进行抗震设计已经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在许多国家,偏心支撑框架体系(EBF)已经被用于许多的主要建筑。和传统的框架结构体系比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