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相关论文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规定,对于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地震效应的计算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由于其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较低等优点,再加上可以在其底部形成大空间,因此在我国中小城镇的临街建......
近年来,随着建筑功能的多样性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突出个性特点,摆脱传统布局形式,众多平面不规则建筑结构大量涌现。且平面不规则使......
近年来,摩擦滑移隔震结构体系作为一种新的隔震体系已逐渐成为工程结构隔震领域的新思路。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常将结构简化为平动体......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从1997年开始修订,现已完成修订的征求意见搞,本文介绍了有关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的修改简况。......
结合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塑性铰普遍出现在柱端的震害现象,重点研究了"强柱弱梁"措施和"超烈度"对结构抗震性态的影响。按......
运用ANSYS程序对某一12层框架结构进行了模态和地震时程分析,为体现分段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对比了分段隔震与基础隔震的地震反应;......
北京地铁某联合检修库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体系。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理论分析和不同的模型对比计算,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排......
理论分析及震害现象表明,许多结构的抗震设计需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我国新颁布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
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共同作用的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是一项涉及双向地震动输入确定、双向地震作用结构范围界定、双向地震效应组合等问......
近年来,许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已经暴露出现行抗震设计理论的不足,人们需要建立新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理论和方法,因此提出了......
在遭遇罕遇地震时,为了确保建筑物“大震不倒”,必须正确地了解并把握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状况,追踪结构在地震时结构反应的全过程,......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迅速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结构体型日趋复杂,以混合、组合结构为主。同时,我国高层建筑的另一......
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研究了高层建筑结构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扭转与平移振动的耦联反应及其近似计算方法 ,分析了影响扭转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