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绩效对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影响效应 ——基于不同技术进步的比较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13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可见,绿色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与手段,探究不同条件下绿色发展绩效对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影响效应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二者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一样的影响效果。因而基于不同技术进步路径探究绿色发展绩效对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影响效应,对于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推动技术进步以建成美丽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绿色发展绩效——技术进步——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中国2004-2017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不同技术进步路径下绿色发展绩效对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创新在绿色发展绩效影响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过程中发挥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说明技术创新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抓手,需强化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加大绿色技术的创新研发。(2)技术引进在绿色发展绩效影响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过程中发挥负向的部分中介效应。说明建设美丽中国需有选择地进行技术引进,提高外资技术含量,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绿色环保企业的技术引进。(3)在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交叉作用下,技术引进的负向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技术创新的正向效应所抵消,最终呈现正向的交叉效应。说明需注重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协调与配合,适度加大对技术创新尤其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适度减少国外技术引进尤其是环境污染型技术的引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1)构建了“绿色发展绩效——技术进步——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理论分析框架。(2)提出了不同技术进步路径下绿色发展绩效影响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作用机理及相关假设。(3)考察了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在影响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过程中的交叉效应。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我国自从2005年发行了首笔资产证券化产品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从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资产证券化根据市场类型可以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和资产支持票据。截至2020年,其发行规模存量分别为46130.26亿元、53214.31亿元和10684.72亿元,由此可见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之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种方式融资。近年来,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集
在国内外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依靠“一带一路”等全面开放的经济发展政策,使得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加充裕,与此同时,金融风险来源也变得更加广泛,金融稳定性将变得更加难以保证。在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性的情况下,就需要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构建一个实时时变的指标来测度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因此本文构建了双目标损失函数,以此为基础编制了中国实时时变金融状况指数(R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