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流软件协同开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开发模式已经从集中式发展到松散的、异地的、分布式开发活动,越来越体现出多角色参与、多环节配合的工程项目特点。异地协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流程更加地相互影响、交叉和协作。目前许多软件开发环境的特点是以产品为核心,造成研发阶段、开发任务都相对独立、产生的成果具有阶段性,给软件开发参与各方之间的协同工作带来困难。同时,团队成员分散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沟通复杂性增大,管理重心必须从成员间的协调转移到成员间的协同工作。为了使基于分布式协同工作的软件开发获得成功,需要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协作模式和协同机制,利用工作流技术进行软件过程建模,控制其规范地执行,并最终构建一个集成化协作支持平台。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软件协同开发支持平台的目标、功能层次、体系结构及平台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技术:协作模型、协作感知和软件过程的工作流建模。协作模式的研究方面,提出分层结构的软件开发协作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形式化定义及应用实例。协作感知的研究方面,在认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上下文的协作感知模型,并探讨了感知信息的表示和感知强度的分级。软件过程工作流建模的研究方面,提出面向协作的工作流元模型,分析了模型的特点和柔性,并给出了建模实例。最后使用Lotus的相关技术和工具,实现了软件协同开发支持平台原型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将其应用于“煤质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中。
其他文献
在雾、雨、雪、沙尘等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道路环境系统的可视性变差,驾驶员通过视觉获得道路环境信息不足,极易发生车辆碰撞、冲出行车道等恶性交通事故,导致车毁人亡。因此,如何
传统信息检索方式下,由于信息缺少统一的语义描述,用户很难找到与需求相关的信息。如何使信息具有应用程序可以理解的语义,实现信息资源的语义检索,这些问题是信息检索领域所面临
随着人类进入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所接触的信息种类也越来越多。比如从最开始简单的文本信息,发展到随后的音频信号,再到现如今含有丰富内容的图像。人类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
网络业务自相似性的发现对网络业务建模、性能评价和网络控制技术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网络模型在描述实际网络业务时,认为网络通信量具有Markov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随着Internet的普及,电力企业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网络的安全将直接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PKI和PMI技术是电力企业中广泛应用和推广的认证和授权方式。本文以PKI/PMI为基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因特网业务已成为多媒体通信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通常情况下,多媒体通讯需要很大的带宽,而组播通信模型可以减轻服务器的负载并
地形信息的可视化在实时仿真和地理信息可视化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遥感技术,卫星技术的发展,使得获取高分辨率的数字几何高程数据以及影像纹理数据成为可能,人们
本文首先介绍了Internet中存在的网络拥塞现象、拥塞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以及传统拥塞控制技术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在研究MA(移动代理Mobile Agent)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
本文以作者参与的四川建设网电子招投标系统开发项目为背景,提出了基于Web的公开招标子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论文以软件工程思想为指导,以MVC模式为设计方法,经过业务需求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攻击者知识的日趋成熟,攻击工具与手段的日趋复杂多样,单纯的防火墙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网络的防卫必须采用一